資源優勢奠定發展基礎
我市是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風能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屬于太陽能資源Ⅱ類區域,是河北省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年日照時數為2756-3062小時,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同時,我市地處“西電東送”的主通道上,區域內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土地多,地勢開闊平坦,壩上地區主要為低山丘陵、高原臺地、波狀平原,地形條件好,具備建設世界級大型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的良好條件。
此外,赤城、懷來等縣地熱資源蘊藏豐富,各種生物質資源年產量達到200萬噸以上。尚義、赤城、懷來等縣還具備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條件。
據統計,到2014年底,我市風電裝機并網66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并網40萬千瓦,秸稈生物質發電裝機2.5萬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千瓦時(折合499萬噸標準煤),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27%。
除了區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外,我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目前,已擁有“國家風光儲輸試驗中心”、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以及風機總裝、葉片制造等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涵蓋開發應用、裝備制造、科技研發、技術服務等相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此外,各縣區、各部門務實的工作作風、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對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也為成功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增添了重要砝碼。
“聽說,張家口成功獲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相信在這條新能源產業道路上會走得更好,人們的生活會更幸福。”街談巷議中,人們憧憬著未來。
謀篇布局尋求示范路徑
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千頭萬緒,應該如何破題?
《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中闡述,“緊緊圍繞可再生能源發輸儲用深層次矛盾的破解,以擴大示范區影響力為先導,以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為重點,以示范性項目為切入點,科學謀篇布局,落實保障措施,積極探索相關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光伏廊道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年底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各60萬千瓦,啟動一批技術領先、示范性強、易推廣的高端項目,謀劃‘五大功能區’的各項前期規劃工作,為全面推進示范區建設奠定基礎。”
從中不難看出,《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制定,為今后三年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指明了方向,對破解各種突出矛盾和重點難點問題,增強發展動力活力,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按《行動計劃(2015-2017年)》要求,我市將建立領導和組織推進體系,負責《規劃》具體實施過程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組織編制、審定、實施市各類專項規劃,協調解決建設中重難點問題,加強與京津兩市、省政府有關廳局、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等方面的溝通協調,督導示范區建設工作,檢查規劃實施效果。同時,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和宣傳工作小組,做好建言獻策、專業指導、輿論宣傳等方面工作。
在梳理資源儲量、電網送出條件等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總體可再生能源開發規劃及重大項目專項規劃,爭取國家對示范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指標實行計劃單列,編制完成《張家口太陽能發電專項規劃》、《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業城實施方案》、《可再生能源產業布局實施方案》等相關規劃。
在招商引資方面,明確招商目標及引資方向,積極組建招商隊伍,吸引國內企業、技術、人才落戶示范區;成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創新基金運營管理模式,吸引國內外資金參與示范區建設,力爭年末達到50億元。
對外,爭取國家對示范區建設發展相關財政、土地、金融、引進人才、林業、農業等相關政策支持,在國家及省內現有政策的基礎上,推動省直相關部門出臺促進示范區快速建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內,根據示范區建設需要,制定出臺促進電力消納、吸引社會投資等政策,完善稅費價格、規劃布局與土地、人才培養與就業、技術創新驅動等政策。
融資方面,設立可再生能源擔保基金,開展綠色信貸、股權投資基金和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可再生能源融資模式創新。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新能源公共交通網絡建設。
在持續推進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根據考核辦法對相關部門、縣區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到2016年,持續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技術創新平臺,穩步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積極完善電網輸送架構,大力提升本地消納能力,全面鋪開各項建設內容。到2017年,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示范區三年建設情況進行評估,召開專家評審會,總結經驗,梳理問題,修偏補缺,對存在的重難點問題,加強溝通突破,同時,啟動第二個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制定工作。
建設成果融入百姓生活
建設示范區究竟將給老百姓帶來什么?
《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中提到,到2017年,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電力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30%城市公共交通、15%城鎮居民生活用能、20%商業及公共建筑用能來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電供暖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
可以預見到,在未來的幾年間,可再生能源將會逐漸融入百姓生活。目前,我市在許多可再生能源領域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主城區投入運營的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已達到387輛,占運營公交車的70%左右,今后還將購置純電動公交車;河北建筑工程學院風電供暖示范項目正在進行后期工作,建成后可使全院師生享受風電供暖;太陽能移動終端充電樁亮相部分縣區街頭,許多市民盡享新能源帶來的方便……
亮點直擊
★關鍵詞:輸電工程
2016年,推進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建設張北500千伏配套工程;建設沽源小河子、懷來喬家營2座220千伏變電站;建設懷安縣南山園區和陳家夭、塞北管理區、尚義縣六號地、懷來縣瑞云觀、康保縣張紀、張北縣張北西和云計算、赤城縣東萬口9座110千伏變電站;推進示范區內10千伏主干線路的改造工作;推進城網農網改造升級;啟動智能化輸電示范項目。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規模化
2016年風電新增裝機10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820萬千瓦;2016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0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200萬千瓦。
★關鍵詞:消納能力
到2016年,實施張北、沽源、康保、尚義、宣化、萬全、赤城、懷來、蔚縣等縣以及橋東區、橋西區、經濟開發區、下花園區、宣化區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暖工程,完成供暖面積200萬平方米;在市主城區、崇禮縣、懷來縣的公交、旅游觀光車等行業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步建設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并逐步推廣電動出租車,可再生能源交通占比達到10%;建設張北大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項目,可再生能源供電率達到90%,預計年用電量20億千瓦時;建設橋東區大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項目,可再生能源供電率達到80%;推動沽源風電制氫項目(配套20萬千瓦風電項目)。
★關鍵詞:示范項目工程
到2016年,在尚義、張北、康保、察北管理區實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完成崇禮縣100萬平方米集中型太陽能供熱站的示范;實施干熱巖供暖示范工程,完成供暖面積100萬平方米;開展尚義、赤城、懷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在張北開展風光儲輸第三期試驗項目;實施萬全5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項目;新建太陽能供熱設施,年底新增太陽能熱利用面積50萬平方米;推進橋東、橋西區新能源城市微電網示范工程項目前期工作。
★關鍵詞:五大功能區
到2016年,啟動奧運專區可再生能源供能方案設計,完成全部設計工作;建設科技創業城,打造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及轉化應用創業基地;推進可再生能源科技綜合商務區建設,打造國際性可再生能源研討交流平臺,開展2次高端論壇活動;打造高端裝備制造聚集區并形成產能,重點打造高端光伏制造基地、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智能電網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基地;在有條件的縣區持續打造農村農業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并推廣,建成2個示范項目。
★關鍵詞:創新型公共服務平臺
到2016年,支持滬東能源基礎數據服務平臺、數據港張北數據中心建設,借助云計算、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可再生能源資源管理平臺,提高政府監管、服務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能力和水平。重點推進數據中心、智慧能源云平臺開發,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提供數據采集、存儲、分析、處理、計算、應用等云服務。
推動河北建院、北方學院等高校設立可再生能源專業,吸引國內高校在我市設立分院,建設國家級可再生能源檢測、新技術示范及人才培養基地,為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提供保障。
【大事記】
★2014年1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咨詢課題“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和智能微網咨詢研究”啟動。
★2014年5月29日,路甬祥院士提出在張家口建立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特區的構想。
★2014年10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簽發,向國務院報送了“中國科學院呈送《關于建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的建議》的報告”。
★2014年12月1日,省長張慶偉等省、市有關領導專程到北京拜訪路甬祥等有關院士專家團隊,就如何推進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建設進行了匯報交流。
★2015年2月底,《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建設規劃框架(討論稿)》形成。
★2015年3月,《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形成。
★2015年4月,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發展規劃(送審稿)》形成,經省政府審定后,于5月7日報送至國家發改委。
★2015年7月7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國家22部委召開論證會,會后對規劃進一步修改完善,7月13日形成終稿。
★2015年7月17日,終稿上報國務院,國務院領導分別于24、25、26日批示同意。7月28日,《河北省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2015年7月29日,由國家發改委組織國家、省、市領導和新聞媒體召開新聞發布通氣會,向外界宣布。
★2015年10月9日,張家口市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行動計劃(2015-2017年)》。
【數字看變化】
★著力推進“三大創新”,包括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著力實施“四大工程”,包括規模化開發工程、大容量儲能應用工程、智能化輸電通道建設工程和多元化應用示范工程;著力打造“五大功能區”,即低碳奧運專區、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業城、可再生能源綜合商務區、高端裝備制造聚集區、農業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示范區。
★到2017年,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電力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30%城市公共交通、15%城鎮居民生活用能、20%商業及公共建筑用能來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電供暖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
★到201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規模1280萬千瓦,新增裝機580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裝機26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0萬千瓦、光熱發電裝機20萬千瓦。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