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發布了最新的《2015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這是中國成為國際能源署聯盟國后第一次在中國發布《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眾多明顯信號顯示出全球能源轉型正在進行中,石油市場的再平衡、中國發展模式的轉變、印度能源消費的崛起都將對世界能源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在此次報告中,與電力緊密相關的兩個詞是效率和低碳化。在2005年時,中國只有3%的能源消費需要滿足強制性能效標準,如今,中國有大約半數的能源消費需要滿足強制性能效標準。而且,持續的能效提高和風能、太陽能、水電和核電等低碳能源使中國的排放增長放緩,到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容量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并將于2017年引入涵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交易方案,這將有助于抑制對煤炭的需求。
中國和印度(跟隨日本強制能效標準步伐)的強制性目標已經把全球能效法規對工業的覆蓋率從2005年的3%增加到現在的超過三分之一,而且從現在到2040年此類能源政策將繼續擴大其覆蓋范圍和效力。在經合組織國家,能效措施把需求增長減少為沒有此類措施的情況下的60%。
但是IEA的中心情景還遠遠沒有完全釋放能效提高的潛力。IEA估計,2030年全世界新購設備的能效會再增加11%,所節約能源的平均成本是300美元/噸油當量,遠遠低于1300美元/噸油當量的加權平均能源價格。目前,只有美國、加拿大、日本和中國對卡車和重型貨運車輛的能耗進行監管,歐盟也計劃出臺相關規定:更廣泛的地域覆蓋和更嚴格的標準可以把2030年時新卡車的石油需求削減15%。
在IEA的中心情景中,只有少數國家實行了較高的碳定價。有鑒于此,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相關補貼對于多數裝機容量而言依然至關重要。可再生能源裝機轉向可再生能源資源更好的國家,成本繼續降低,批發電價上漲,補貼需求有所降低。到2040年時,補貼增加50%,估計會達到1700億美元,這會確保來自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有五倍的增加(如果沒有成本降低和批發電價上漲)。沒有任何補貼支持的、具有競爭力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所占的份額會翻一番,占比達到三分之一。
結論是,如果世界要想讓排放軌跡與2攝氏度目標保持一致,在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的氣候行動框架就需要建立一個確保隨時間發展不斷加強氣候承諾的程序。清晰可信的長期低碳化愿景對于為投資提供正確的信號和讓低碳高效的能源行業成為國際社會減緩氣候變化努力的核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