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國際石油市場持續低迷,低油價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能源領域的氣候風險又該如何看待?這對能源投資和能源市場影響如何?就上述問題,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與安全保障部主任貞森惠祐于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低油價不會立即給可再生能源帶來實質性影響”
中國電力報:國際油價未來的走勢如何?這次油價下跌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貞森惠祐:我認為預測油價是一項非常冒險的工作。我們更傾向于每月發布市場報告。現在看來,因為供過于求,原油存量仍在增加。雖然需求在上漲,供給卻增加得更快。所以石油市場供給持續充足,這就是為什么油價保持在低水平的一大原因。至于這次油價下跌與過去的差異,這是個復雜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就是源于美國的頁巖氣。頁巖氣可以在全球市場靈活供給,會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電力報:我們知道,油價和煤價有一定的正相關性,油價下降,煤價也會下降,這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會產生影響。那么在低油價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貞森惠祐:通過分析油價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影響,我們認為低油價對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電力行業,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煤炭有競爭關系。尤其近年來在亞洲,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天然氣價格也在下降。由于需求的降低,煤炭價格也在下跌,這一情況在中國尤為明顯。這對于可再生能源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主要反映在光伏和風能領域。因此,如果政府能繼續提供支持,并確保長期的政策框架,給投資者提供信心,可再生能源發電就會在亞洲市場擁有更多推廣使用的機會。
“企業需要特別關注投資的氣候風險”
中國電力報:您覺得中國清潔能源的利用和國際上的情況相比,呈現什么特點?國外有哪些先進的理念可以提供給我們?
貞森惠祐: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該學習其他國家好的經驗。我們都知道中國尤其是在過去20年里,火電和煤炭發展迅速。從本世紀初起,在所有的燃料中,煤炭是全球增速最快的,而中國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看到,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仍然嚴重依賴煤炭。但同時,中國在低碳領域的技術也處于領先地位,比如在核電領域。目前為止,中國在核能技術及核電站方面是最大的投資者。
然而日本呢,卻依舊遭受著核爆炸事故帶來的后果。還有,中國也在可再生能源增長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我們預測,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會大幅增長,而且40%的增長將會來自中國的貢獻。我們也看到,中國對所有能源資源的需求都極具潛力,也包括石油領域,我是說中國近年來的石油需求曾一度超過美國成為了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在能源很多領域的需求量都很大。
中國電力報:那么該如何理解能源領域的氣候風險?
貞森惠祐:我們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正在與日俱增,而且全球能源行業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尤其是金融部門,他們對這個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我知道現在一些銀行為規避金融風險,傾向于加強借貸或金融管理。
與幾年前相比,目前氣候變化問題是最嚴重的問題,而人們也已經意識到其中的風險。這里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事件,就是2015年11月30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雖然我們現在談論氣候變化風險,但也要意識到這不僅是個挑戰,同時也是個機遇。我們可以期待有更多的商業機遇,在能源效率領域以及生物燃料的低碳技術領域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所以,從IEA發布的報告中可以獲得的一個信息就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特別關注投資的氣候風險,至少應該著手考慮向氣候變化政策靠近,以求更好地生存下去。但若忽視了這一趨勢,就會在以后的發展中失去競爭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想有必要提出來。
中國電力報:這對能源投資和能源市場帶來怎么樣的影響?政府和企業應如何應對?
貞森惠祐:我想,這就更要發揮市場的作用了。所以對于決策者來講,建立長期、積極、穩定、可預測的政策框架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信心,以確保他們可以更好地投資某些能源項目。如果不這么做,投資者就無法確定一定時期內的政策走向,也就很難有效地去判斷以至影響投資行為。所以說到這里,能源轉型就顯得尤為必要。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