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電力工業回顧與展望(上)

2010-04-22 14:50:41 中國電力新聞網   作者: 記者任春 劉啟明 彭源長  

編者按 當前,我國電力行業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中,對電力發展方式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與回顧。今天刊發的新聞綜述《中國電力工業回顧與展望》反映了行業有關人士和中電聯相關課題組的初步研究成果,今日起分上、中、下三篇在本網陸續刊發,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在上海世博會的大舞臺上,光影幻動、流光溢彩的國家電網館,像一個透明晶體“魔盒”,向世人陳述的不僅是一家電力企業“創新,點亮夢想”的主題,也承載了所有中國電力人的光榮與夢想,集中展示了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電網、全球第二大電力生產國和消費國的輝煌成就和發展理念。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我國電力工業無論是在質和量上都已經居于世界先進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以世界罕見的發展速度,在電源、電網、電力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發展等多個領域不斷實現新跨越,整體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力需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說。

請看一組最新數據:

——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電網規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39.97萬千米、公用變電容量規模16.5億千伏安,最高輸電電壓等級不斷提升,先后建成了750千伏、1000千伏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

——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74億千瓦,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已經連續14年居世界第二位。

——水電裝機容量1.97億千瓦,穩居世界第一。水電開發水平、發電設備技術和壩工技術均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在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領域率先引入了現代監管制度。政企分開、廠網分開改革基本實現,發電領域競爭態勢已經形成。

——新能源發展迅猛。風電裝機連續四年翻番,2009年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758萬千瓦和23萬千瓦。核電發展進入快車道,是目前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特高壓輸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直流輸電、靈活交流輸電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超超臨界機組、大型風冷、循環流化床、大型脫硫脫硝等先進技術進一步推廣,核電技術裝備自主化不斷實現重大突破,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國產化率大幅提升。

——電力行業供電煤耗水平已經達世界先進水平,電網線損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華能集團跨入世界500強行列,大唐集團接近500強的門檻。

——電力企業“走出去”從國際工程和勞務承包起步,如今,電力企業跨國經營,向國外輸電、在國外經營電網、在國外發電成為現實。

——電力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率先在全國推出社會責任報告,超過三分之二的省級供電企業在當地行風評議中高居第一位。

“這是全國電力工作者的驕傲,是中國工業的驕傲,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張國寶說,“電力工業步入了安全、清潔、節約發展的軌道,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電力增長的需求,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保障供應

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困難形勢下,我國電力建設投資仍然同比增長近20%左右,電力裝機同比增長10.23%,220千伏及以上電壓公共變電容量增長了17.09%,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經濟勝利完成“保八”目標。

2000年至2009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為9.86%,全社會用電量從2000年的13470億千瓦時增長到2009年的3643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11.7%,高出經濟增長速度1.84個百分點。

“歷史和國際經驗告訴我們,在經濟加速成長時期,電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更加突出,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電力消費的增長率要大于GDP的增長率。”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鄭寶森說。

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用事業,電力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適當超前發展,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2000年至2009年,我國發電裝機年均增長11.8%,新投產各類電源超過6億千瓦。同期,全國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增長88%,變電容量增長2.2倍。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最快的時期,是2002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之后,自2005年起,我國裝機每年跨越1億千瓦的平臺,陸續實現了5億、6億到7億千瓦的歷史性跨越。

“2002年至2007年五年新增發電裝機規模,相當于新中國成立至2002年50多年的總和,也相當于英國、法國、意大利三個發達國家電力裝機的總和。”張國寶說。

“2003年以來,面對電力短缺局面,我們加快了電力設施發展的建設步伐,只用3年的時間就解決了缺電問題,”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說,“以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重點,破除壟斷,引入競爭,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是近年來電力工業取得快速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

深入研究中國經濟周期與電力發展的關系,可以清晰地發現,電力的消費趨勢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電力消費增速作為反映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在近十幾年的波動幅度要大于經濟增速的波動幅度。當經濟增速回落時,用電增速明顯大于經濟增速回落;在經濟處于上升通道時,電力需求增速上升幅度要高于經濟增速變化。

國資委綜合局局長劉南昌認為,當前我國消費正處于從溫飽消費向小康消費的快速轉型階段,大量家用電器的普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將為電力工業的發展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電力工業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說,目前我國人均裝機容量只有0.65千瓦,只相當于美國1954年的水平,要達到發達國家完成工業時的電力裝機、人均用電水平和人均生活用電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用電需求和發電裝機比2009年約翻一番。

中國電力工業發展歷程多次證明,電力事業蓬勃發展,既要遵循和把握電力工業自身特有的規律,又必須遵循和把握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規律,既要考慮到電力結構、備用容量和電力建設周期等特征,使電力適當超前發展,真正發揮好先行官作用,又要充分考慮到環境、資源及相關產業的承載能力,避免電力發展的大起大落。

一升一降

電源結構不斷優化

2009年,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四分之一,占25.4%,同比上升了1.4個百分點。火電達到6.5億千瓦,同比增長8.16%,小于全口徑裝機增長2.07個百分點,占總裝機比重的74.6%,下降了1.4個百分點。

“這一升一降,體現了電源建設呈現低碳、清潔化的趨勢,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說。

目前,全國十大發電集團中有三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已占其總發電量的10%以上。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大型煤電基地建設,火電建設繼續向著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方向發展,百萬千瓦機組數量居世界第一,電力工業步入了大機組、大電廠的新時代。”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說。  

目前,我國超(超)臨界機組投運總容量超過1億千瓦,其發展速度、裝機容量和機組數量均已躍居世界首位。

“預計‘十一五’末,我國超(超)臨界機組容量將占火電機組容量的18%,它將對我國火電結構的優化和技術升級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總經理汪建平說。

我國水力資源豐富,藏量與可開發資源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已先后建成葛洲壩、三峽等大型水電站。近年來,位于金沙江、瀾滄江、大渡河、雅礱江等流域的溪洛渡、向家壩等數個大型水電站正在規劃建設。中國乃至世界最大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共裝設32臺70萬千瓦機組,年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發電能力和發電量均居全國之首。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新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說。我國目前已建立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已建成運行11個反應堆,總裝機容量908萬千瓦,核準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按照2009年發電量,核電相當于可以節省標煤23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400萬噸。我國引進的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已在廣東三門和山東海陽開工建設。

2009年我國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758萬千瓦和23萬千瓦,比2000年增長了51倍和7.4倍。

近年來,我國重點建設甘肅河西走廊、蘇北沿海和內蒙古3個千萬千瓦級的大風場,我國在2010年前后的風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已成事實,成為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國家。

2008年,我國多晶硅材料總產量超過6000噸;光伏電池產量達到200萬千瓦,占全球產量15%;太陽能光伏發電容量15萬千瓦。目前,我國已啟動了在西北部地區建設大規模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

堅強智能

電網大范圍配置資源能力增強

我國電網投資長期低于電源投資的歷史正在開始逐步改變。

2001年~2009年,電網累計投資1.8萬億元,電源累計投資2.2萬億元,電網投資占45%。

2008年,電網、電源投資出現了持平的趨勢。

2009年,電網投資首次超過電源。其中,當年電網投資3847億元,電源投資3711億元,電網投資占50.9%,電源占49.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網走過了從局部、薄弱、孤立到覆蓋全國,電壓等級不斷提高,省級電網、區域電網、跨區電網的偉大歷程。最高輸電電壓等級不斷提升,先后建成了750千伏、1000千伏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特高壓從無到有,750千伏基本成網,500千伏環網基本形成。

2000年前后,電網建設進入大規模跨省跨區送電和全國互聯的新階段。總投資達5265億元的西電東送工程,是我國電力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電源、電網建設工程。西電東送工程使我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形成北、中、南三路送電格局。

近幾年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電網發展,加大電網投入,統籌推進特高壓、跨區跨省輸電、省級電網主網架和城鄉配電網建設,電網結構得到改善,資源配置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為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自2009年1月初建成投運,到今年3月已安全運行1年3個月,輸送電量達到123億千瓦時,發揮了顯著的綜合效益,被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工程。

2009年年底,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成功實現800千伏全線帶電,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建設。±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云廣特高壓直流單極投產,輸送負荷達到260萬千瓦,工程自主化率62.9%,標志著我國電力技術、裝備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世界輸變電領域占領了新的制高點。

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戰略報告,制定了智能電網技術路線和技術標準框架。

科學發展

持續推動節能減排和技術進步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全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13.14%。

“電力二氧化硫排量比2005年下降了27.1%,從減排量上看,超過了全國減排的總量,說明了電力減排為全國減排作出了決定性貢獻。”王志軒說。

“電力工業近年來通過上大壓小,發展高效機組和熱電聯產,實施差別電價、安裝脫硫設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取得了節能減排的積極成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顧問王永干說。

2009年,我國中央發電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為27.2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了13.6%。同期,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供電煤耗342克/千瓦時,比2002年下降41克,我國主要發電集團都已提前完成了到2010年火電平均供電煤耗控制在355克標準煤/千瓦時的“十一五”目標。全國電網線損率6.55%,比2002年下降0.97。新建火電廠除塵效率99%以上,脫硫機組60%左右。

“十一五”期間,全國電力行業累計關停了6606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關停5000萬千瓦的目標,為全國完成“十一五”減排的階段性目標,改善大氣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黨和政府包括國際社會的認可。

同時,電力工業循環經濟發展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目前,全國發電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以上,越來越多的電廠采用了城市再生水作為淡水資源,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我國加快大型熱電聯產項目的建設力度。以“十一五”以來新增熱電聯產機組容量3286萬千瓦計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990萬噸,相應減少煙塵排放約30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約22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200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核準了華能集團天津IGCC工程項目,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潔凈煤發電技術前沿水平的綠色煤電計劃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近年來,大型空冷機組成為我國北方缺水地區的主要發展方向,“十一五”前三年期間投運空冷機組容量約3500萬千瓦,占同期投入火電機組容量約12%,有效減少了水資源消耗。

目前,包括水電、核電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共計2.24億千瓦,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2.2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6.2億噸,為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作出了重大貢獻。

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還帶動了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設計、自主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國大型空冷發電機組的開發應用居國際領先地位,并成為世界上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應用最多的國家。

展望未來,劉振亞說,電力行業要抓住當前國家大力推進西部、北部大型煤電、水電、風電和中東部地區核電等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推進特高壓、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建設,優化電源結構和布局,促進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中國 電力 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