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智能電網
  •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實施意見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6-02-19 10:45:34 江蘇省政府

蘇政辦發〔2016〕14號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建設安全可靠、開放兼容、互聯互動、清潔環保、經濟高效的智能電網,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現就促進我省智能電網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

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通過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和傳感、信息、控制、儲能等新技術,形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智能電網是實現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

發展智能電網,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電網接納和優化配置多種能源的能力,推動改革創新,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綜合調配;有利于推動清潔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學利用,深化低碳發展,促進智能互聯,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全面構建安全、高效、清潔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有利于支撐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滿足用電需求,提高用電品質,提高民生服務水平;有利于帶動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能源科技和裝備水平的全面提升,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有效投資。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轉變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加大工作力度,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大力科學推進智能電網建設。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先進高效、清潔環保、開放互動、服務民生,全面體現節能減排和環保保護要求,加強統籌協調,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全面提升電力系統智能化水平,實現清潔能源充分開發完全消納,構建開放友好的綜合服務平臺,實現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為“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從能源科學發展、網源協調發展的全局高度進行整體謀劃,統籌協調,科學確定智能電網戰略規劃,發揮電力企業、裝備制造企業、用戶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合力推動智能電網發展。

堅持集散并重。根據我省經濟大省、資源小省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電網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提升電網消納區內各類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承接區外來電能力,提高輸電網智能化水平,加快發展智能配電網,促進分布式電源發展和清潔能源就地利用。

堅持有序實施。各地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能源資源賦存、基礎條件,因地制宜,新老結合,統籌推進本地智能電網發展,做到功能性、經濟性、實用性有機統一。

堅持市場運作。加強政府引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促進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創新投資運營模式,促進社會資本進入,激發市場活力。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面建成安全可靠、開放兼容、雙向互動、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滿足電源開發和用戶需求,全面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

電網安全可靠。在穩步構建特高壓骨干網架、有序強化500千伏輸電網的同時,著力優化220千伏供電分區,重點提升1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結構可靠性、靈活性,使電網安全性、可靠性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南京、蘇州等城市高可靠性示范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系統開放兼容。加速推廣充分適應新能源、多種負荷、儲能設備接入的電網結構模式,提升電網接入友好性,推廣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與智能調度運行控制技術,有效提升電網運行控制水平,高度協同各類型電源與負荷的有序運行。

服務雙向互動。依托“互聯網+”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并應用供需互動用電系統,提升需求側管理水平,方便用戶節約能源,實現電力節約和移峰填谷,適應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等多元化負荷及時接入,打造清潔、安全、便捷、有序的互動用電服務平臺。

運行經濟高效。提高電網智能調控、經濟運行、安全防御能力,示范應用大規模多方式儲能系統及柔性輸電技術,顯著增強電網在高比例清潔能源和多元負荷接入條件下的運行安全性、控制靈活性、調控精確性、供電穩定性,有效抵御各種嚴重故障,實現電網整體經濟高效運行。

電能清潔環保。構建安全高效的輸電網和可靠靈活的主動配電網,實現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額接入和消納,推動分布式光伏、微燃機、余熱余壓余氣綜合利用等多種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廣泛接入,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能源結構持續調整。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能源互聯互補。以建設蘇州主動配電網技術創新示范工程等項目為契機,加快源-網-荷感知及協調控制、能源與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設備、分布式能源管理等關鍵技術研發,探索構建多種能源優化互補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實現能源、信息雙向流動,逐步構建以電力流為核心的能源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推進風能、光伏、儲能優化協調運行,在集中供熱地區開展清潔能源與可控負荷協調運行等示范工程。鼓勵在城市工業園區(商業園區)等區域,開展能源綜合利用工程示范,以光伏發電、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為基礎,應用儲能、熱泵等技術,構建多種能源綜合利用體系。完善煤、電、油、氣領域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探索水、氣、電集采集抄,建設跨行業能源運行動態數據集成平臺,促進能源與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復用。

(二)積極接納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其他電源、電網的有效銜接,依照規劃認真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保障性收購制度,解決好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提高系統消納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廣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及調度運行控制技術,推廣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與電網協調優化運行技術,增強服務和技術支撐,平抑新能源波動性。推廣具有即插即用、友好并網特點的并網設備,滿足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廣泛接入要求。加強新能源優化調度與評價管理,提高新能源電站試驗檢測與安全運行能力。鼓勵在集中式風電場、光伏電站配置一定比例儲能系統,鼓勵因地制宜開展基于靈活電價的商業模式示范。健全廣域分布式電源運營管理體系,完善分布式電源調度運行管理模式,實現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持續全額消納。

(三)構建智能互動體系。積極利用互聯網、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術,探索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通信等新應用,逐步構建“互聯網+”智能電網系統,促進電力流、信息流與業務流的深度融合,滿足電網廣泛互聯、信息開放互動需求。構建一體化信息通信系統和適應海量數據的計算分析和決策平臺,整合智能電網數據資源,挖掘信息和數據資源價值,全面提升電力系統信息處理和智能決策能力。推廣智能計量技術應用,以智能電表為載體,建設智能計量系統,完善多元化計量模式和互動功能,引導分時有序用電,打造智能服務平臺,提供定制電力、能效管理等增值服務,全面支撐用戶信息互動、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動汽車充放電、港口岸電、電采暖等業務,推廣區域性自動需求響應系統、智能小區、智能園區以及虛擬電廠定制化工程方案,加快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建設,鼓勵用戶參與電網削峰填谷,實現與電網協調互動。建立健全需求響應工作機制和交易規則,探索靈活多樣的市場化交易模式,鼓勵用戶參與需求響應,實現與電網協調互動。

(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密切關注電網大規模交直流混聯發展態勢,深入分析特高壓外來電對全省電網電源布局優化的影響,加強調峰調頻經濟性、運行模式安全性、電網運營效率以及混聯電網穩定控制技術研究,明確交直流混聯電網的穩定控制策略與舉措,建設大區互聯電網智能保護控制系統,實現特高壓電網的故障感知、優化決策和協同控制。加強新型材料在輸變電設備中的應用,加快建設智能變電站,合理布局靈活交流、柔性直流輸電等設施,推廣國際先進的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等技術,提高動態輸電能力和系統運行靈活性。推廣應用輸變電設備狀態診斷、智能巡檢技術,建立電網對冰災、山火、雷電、臺風等自然災害的自動識別、應急、防御和恢復系統。提升電源側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網源協調發展和運營機制,實現電源與電網信息高效互通,進一步提升網源協調發展水平。

(五)有效落實節能減排。加快實施電能替代,通過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倡導能源消費新模式,優化終端能源消費結構。加快推廣港口岸電技術,部署新型船舶岸電供電設施,推進空港陸電、油機改電等新興項目建設,鼓勵在新能源富集地區開展大型電采暖替代燃煤鍋爐、大型蓄冷(熱)、集中供冷(熱)站示范工程。推廣低壓變頻、綠色照明、企業配電網管理等成熟電能替代和節能技術,推廣電動汽車有序充電、電動汽車入網及充放儲一體化運營技術。加快建設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服務網絡,建設車網融合模式下電動汽車充放電智能互動綜合示范工程,鼓勵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示范應用。

(六)滿足用電多元需求。積極運用配網柔性化、智能測控等電網新技術,滿足分布式能源和儲能設備接入,促進多元化電源、負荷與電網協調發展。建設以用電信息采集、需求響應、分布式電源、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智能家居為特征的智能小區、智能樓宇、智能園區,探索光伏發電等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推動用戶側儲能應用試點。推進居住區智能電網建設,由供電公司統籌管理新建居住區內供配電設施、智能家居和水、電、氣集采集抄設施的標準化建設、運維、搶修及更新改造等工作;對于老舊居住區項目,供電公司負責改造并接受供配電設施,結合實際情況推廣建設充換電設施、智能家居、分布式電源、集采集抄等智能電網設備。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能源綜合體系,建設智能電網綜合能量信息管理平臺,支撐“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建設行動計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以智能化作為電網建設的主攻方向,納入全省能源和電力發展規劃,統籌安排,扎實推進。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密切合作,高效聯動,適應智能電網建設系統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要求,研究落實支持智能電網發展的財稅、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定期研究和協調解決智能電網建設重大問題,督導電網企業落實責任,營造高效順暢的建設改造環境,并按照有關規定加強監管。組織開展智能電網省級試點示范工作,抓好試點地區和示范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加快智能電網的普及。建立科技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開放共享的智能電網科技創新體系。

(二)加大投資力度。

拓寬智能電網建設資金渠道,發揮各級政府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帶動企業與社會資金投入,擴大投資規模,形成支持智能電網發展的長效機制。積極爭取智能電網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力度,探索設立省級智能電網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儲能、智能用電、“互聯網+”智慧能源等重點領域示范項目和產業發展,對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分布式電源接入配套電網工程給予適當補貼,促進智能電網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形成多元化投融資體制,鼓勵金融機構拓展適合智能電網發展的融資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務,支持智能電網相關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等多種手段拓展融資渠道。

(三)完善配套政策。

結合不同地區智能電網綜合示范項目,鼓勵探索靈活電價機制,提供能反映成本和供需關系的電價信號,引導用電方、供電方及第三方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發揮政府組織作用和協會、商會橋梁紐帶作用,促進形成統一規范的技術和產品標準,實現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核心設備國產化,推動智能電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鼓勵智能電網商業模式創新,依托示范工程開展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服務、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能協調運行、智能用電一站式服務、虛擬電廠等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探索互聯網與能源領域結合的模式和路徑,鼓勵將用戶主導、線上線下結合、平臺化思維、大數據等互聯網理念與智能電網增值服務結合,構建多方共贏的市場運作模式。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2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江蘇省,智能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