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用地矛盾凸顯 光伏扶貧如何前行?

2016-02-24 08:46:14 華夏能源網   作者: 曹昱媛  

新年伊始,就在大家還沉浸在過年的歡樂中時,華夏能源網小編的朋友圈被一段視頻刷屏了,視頻內容如下:中年婦女下跪在警察的腳邊,視頻有字幕顯示,“安徽阜南縣王化鎮政府強購農民耕地建設光伏項目……”

哦,又是強征沖突。小編正要關掉視頻,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對,這些強征的耕地用來做什么?原來是要做“光伏扶貧”項目,建光伏電站。扶貧項目引起沖突,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有些許的意外。

根據相關規劃,“十三五”時期,中國光伏扶貧工程總規模15GW。每年建設規模約3GW,占全國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20%,站全國光伏電池產量的10%。其中,分布式扶貧規模達到5GW;地面扶貧項目總規模預計有10GW左右。

光伏扶貧本意在于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增加農民收入,但在實施初期,確實遇到了不少問題——用地問題的解決便是其一。

早在201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就提出:18億畝的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近幾年也是多次提出一定要守住18億畝的紅線。

實際上,目前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如何解決人口多與耕地少、城市建設用地與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之間的矛盾成了一個極為棘手與十分迫切的問題。

在全國范圍內,此次強征并非光伏行業的個例,但令華夏能源網小編奇怪的是,安徽阜南縣是被列入首批光伏扶貧試點里的,從中央到地方對于光伏扶貧都是有補貼政策的。

地方政府為何要強行購地?光伏扶貧到底該怎么做?想推進光伏扶貧的市場化發展,又應該從哪些方向入手?

1、貍貓換太子:耕地變林地,為何強行開征?

說回視頻,1分57秒的視頻,將矛盾與扭曲展現的淋漓盡致:為了讓觀看視頻的人更加容易理解畫面內容,拍攝者在視頻的下方添加了字幕:安徽阜南縣王化鎮政府強購農民耕地建設光伏項目……畫面中,在跪地哭號“不能沒有土地!”的農民對面,對峙著數十身著制服的政府工作人員。

記者了解到,村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政府將耕地變為林地,補償款每畝38200元,然后將此地賣給光伏企業;或以每畝700元低廉的價格,租用土地,以租代征。

涉事企業爾后回應稱,事件的雙方的確是王化鎮當地農民和鎮政府工作人員。事件所涉及到的地塊其實還沒到企業手中,企業跟當地政府簽署的協議中,沒有具體指定項目坐標,并稱“當地百姓很平靜。”

2月19日阜南縣政府官方微信:阜南發布推送一篇題為《王化鎮一網民編造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阜南縣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相關情況》的文章,給予整個事件定性。

阜南發布認定視頻的拍攝及傳播者張某某“在互聯網上編造并散布謠言,混淆了視聽,擾亂了公共秩序,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以行政拘留張某某3日為處罰,結束了此次沖突。

通篇對于涉事土地的性質,只字未提!

自2014年10月光伏扶貧推出后,光伏扶貧、農村光伏屢被提及,一度成為熱詞,大家都認為這或將撬開農村光伏市場。

從事大型光伏地面電站、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光伏項目,免不了涉及到征地、土地租賃等事項,土地是建設光伏的必要條件,但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是建設光伏電站的理想場所,不過很多公司急于求成,碰觸到法律的紅線。

截至記者發稿,涉事企業及政府仍未給出涉事地塊的性質。

2、光伏扶貧:如何讓“好事情”健康落地?

光伏扶貧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擴大光伏市場的新領域。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2014年10月11日發布的《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指出,利用6年時間,到2020年,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

“光伏扶貧更是一種精準扶貧的方式。”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清平指出,利用光伏發電來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華夏能源網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光伏扶貧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既有利于貧困人口增收,又能擴大光伏市場,是個很好的思路。

據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祥根介紹,目前農光項目在實施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輕農重光、無農唯光等農與光不匹配;二是政策理解、執行上的差異和可變性;三是農與光組合不合理。

亞洲開發銀行的能源顧問沈一揚在接受華夏能源網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商業模式的完善是關鍵:“我覺得推動光伏農業健康發展無外乎兩點,第一是采用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好,光伏企業和老百姓合作后,老百姓接受你的商業模式并能掙到錢,就很不錯;第二是可持續性,分為兩點,一是用途,二是地區規劃,從這兩點可以判斷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

也有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光伏扶貧,設計更多的是分布式電站,未來可能整村都是屋頂光伏,但是電網是否能夠接納,能否出資對農網進行改造,補貼能否到位,這些都是繞不開的難題。”

“還有一個大問題是地方政府和國家的補貼能否到位,發電收益能否及時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如果拖欠,那就喪失了扶貧的意義,也直接影響了參與光伏扶貧項目企業的積極性。”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政策研究部主管彭澎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曾說。

沈一揚向華夏能源網記者分析,很多農村的項目目前最擔心的就是一個資金的問題,包括從農村的很多小額貸款的話,利率太高,有的達到15%,農民承受不起。包括這些代表的主體,很多個人風險太大,合作社機制現在還有待創新,所以將來有很多的問題,但是總的趨勢是未來所有的這些都將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

光伏是一個非常好的素材,在很多邊遠的無電地區,通過分布式能源微電網,把光伏跟光水相結合、光伏跟牧業相結合,有很多方式讓農民有更好的收益。但目前有些光伏農業項目雖以農業為出發點,但由于農業盈利性差,最終做成了單一的光伏電站,這樣的農光項目可持續性差,最終可能傾向于變相征地。

聚焦到土地問題,農光互補項目大多為建設在國家規定的基本農田的紅線內,屬于不可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基本農田。按照國家現行政策,任何人、部門和地方政府都無權擅自改變土地利用性質。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光伏扶貧,用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