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槐樹灣鄉興田村村民李運凡這些天是一臉春意,原來他剛拿到了光伏發電的1600元。 “這是6個月的光伏發電的收入,我第一次拿到這些錢。 ”李運凡拿著銀行卡高興地說。
李運凡家4口人,本人因嚴重摔傷,幾乎喪失勞動力,一家人只能靠兒子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去年6月,當地政府考慮到李家的情況,幫他安裝了光伏電站。李運凡深有感觸地說:“光伏電站讓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
當天,記者在槐樹灣鄉板樹村村民唐志銀家看到,門前的一塊空地安裝了分布式光伏電站。唐志銀因病生活十分困難,他說:“除了償還建光伏電站的貸款外,去年發電收入有2000多元呢。 ”
在板堰村上沖組,記者在一片荒地上見到了成排的光伏電站,一部分是村集體電站,另外一部分是“虛擬光伏”。駐村工作隊隊長洪雙竹介紹:“全村47個貧困戶建了分布式光伏,還建有村集體光伏電站,并網后發電近3000度,這意味著村集體收入就有了3000元。 ”
金寨縣在光伏扶貧過程中,不斷創新光伏扶貧模式,對無資源、無勞力、無穩定收入的貧困戶實施分布式光伏電站,而對有部分脫貧能力的貧困戶則實施虛擬到戶,建設集成式電站。金寨縣扶貧辦副主任時培甫說:“‘虛擬光伏’采取不確定到戶的模式,受益貧困戶在脫貧后轉讓給尚未脫貧的人口。目前在全縣23處建設‘虛擬光伏’,總規模達到1.5萬千瓦,可為5000個貧困戶帶來收益。”
光伏扶貧收益穩定、持續20余年,脫貧效果顯著,但是前期投入成本大。金寨縣建立以政府補助、社會幫扶、金融支持、用戶出資等多種途徑相結合的資金籌措機制,形成了光伏扶貧、金融扶貧、社會幫扶等相結合的新模式。洪雙竹介紹,板堰村60千瓦集體電站由企業投資48萬元,其中貸款30萬元,剩余資金由縣財政予以解決。
目前,金寨縣有1萬個貧困戶安裝每戶3千瓦、年收入3000元的分布式電站。為解決村集體收入薄弱問題,擬為全縣218個貧困村每村安裝60千瓦的電站,村集體年增收6萬元。
去年起,我省全面實施光伏扶貧,明確用6年時間,為31個重點縣、30萬戶“三無”貧困戶和1000個無集體收入村實施光伏扶貧。省扶貧辦負責人介紹,按照我省脫貧攻堅部署,光伏扶貧要解決80萬人脫貧,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