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布局、透徹的分析、莊嚴的承諾、持之以恒抓改革的決心……3月5日上午,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贏得了44次掌聲。這份報告向全國人民傳遞出發展的信心和力量,也勾勒出我國未來能源改革發展的路線圖。
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能源行業的發展與改革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增加天然氣供應……每個關鍵詞的背后都昭示著能源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兩會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之一。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能源行業尤其是鋼鐵、煤炭等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引起政府高度關注。這些過剩產能怎么辦?政府態度明確而堅決,“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對于化解過剩產能的方式路徑,報告也作出清晰規劃,要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有序推進。能源行業的過剩產能化解必然是個極為痛苦的過程,可這也是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過程。經過這一役,不健康的產能過剩的行業將重歸正軌,迸發更火熱的創業發展激情,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企改革問題備受關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受體制機制的制約,部分國有企業如同步入耋耄之年,發展活力與盈利能力每況愈下。改革是唯一出路,改革是重煥發展活力的唯一方式。今年,國企改革再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明兩年,國企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同時,報告對國企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方向進行部署,明確了“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戰略方針,強調要推行股權多元化改革、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同時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讓國企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面對頻頻襲來的霧霾,報告明確指出,要重拳治理。治霾之拳如何出擊?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如何構建?能源行業責無旁貸。報告要求,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Ⅴ標準等推進綠色發展……以天然氣為代表的新業務前景廣闊。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