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吉爾認為,約翰·馬修斯和譚浩(音)的新書對中國綠色轉型背后的政策驅動因素進行了完美闡釋,但對政治和電力的論述似乎不夠。
新書強調了中國能源革命的全球意義,但忽視了地方創新和政治因素。圖片來源:綠色和平/蘇里
哲學家兼經濟學家安安東尼奧·塞拉對16世紀意大利城市的命運進行了研究,并對威尼斯和那不勒斯進行了對比,前者因為貿易和制造業富裕無比,后者則因只依靠金屬采礦而非常貧窮。
在一本關于中國電力體系的專著中,這樣一個觀點可能顯得有些非同尋常,但對于作者約翰·馬修斯和譚浩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們在書中寫道,盡管中國身陷各種不利的“地緣政治糾葛”,以及給地區及全球帶來的負面環境影響,但它正在從以化石燃料為中心的采掘經濟中“解放自我”。
相應的,中國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建設自身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來打破碳依賴僵局的國家”。
他們認為,這一進程“背后主要的驅動力是對當前的污染狀況,以及中長期的能源安全和工業發展等問題的關切”。
減少造成氣候變化的碳排放并非終點,而是這一宏大政治經濟轉型的一個“十分順手的副產品”。
認識到這一點,兩位作者說,中國花重金建設電網,以更好地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這可以被視為“21世紀偉大基礎設施項目”,能與公元7世紀修筑的大運河相媲美,這給中國擺脫“早期工業化電力”化石燃料依賴創造了良機。
馬修斯和譚浩認為,正如德國和英國在19世紀主導了以煤炭為基礎的技術,美國在20世紀成為石油基礎技術的世界“老大”,中國則將成為以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中心的世界領袖,無論是其產品還是技術。用作者的話說,中國注定將創立“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能源范式”。
這些意義深遠的結論并非憑空推測,而是作者在研究近年來中國發電、投資、專利等數據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作者關于創新與產業動力之間的理論基礎尤其有價值。馬修斯和譚浩進行了令人信服的闡釋,例如從“黑色”(化石燃料)產業到綠色產業的轉型路徑(企業家致力于新的產業,其他人也會跟上)是如何變得“自我強化、自我可持續和不可逆的”。
他們闡釋了中國如何通過規模化生產積累了大量經驗,從而有效降低了太陽能光伏板和風力發電機的成本,這使得中國的非熱源電力已經占到了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
最近的數據表明,太陽能發電量急劇增長。有趣的是,作者還指出,這些數據說明由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超過了核能發電,中國的非碳電力并不會依賴核電。
這條“學習曲線鐵律”,再加上產業戰略和在五年規劃下“精心設置的目標”,為中國的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脫鉤做出了貢獻。去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達到峰值,煤炭產量和熱電發電量都開始下降,這一年“對世界和中國來說是一個具有三重巨大意義的里程碑”。
電力政治
不過,對于一本力圖“專門闡釋中國可再生能源轉型政治經濟學”的專著來說,馬修斯和譚浩在政治方面的分析似乎有所欠缺。偶然出現的矛盾之處以及重要人物和機構名字的拼寫錯誤讓這個印象更加深刻。
更實際地說,書中處處提到了各種能源政策,這種提及也是有用和必要的,讀者會認為這些政策有一個專家治國式的形成史,并且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如果本書能夠對中國的電力政治(包括精英層和基層)進行更多闡釋的話,至少會改變行文的架構。換句話說,這本書的重點在能源上,但對于電力談得較少。
在中央層面,本書應該闡明圍繞電力部門改革的漫長討價還價和沖突過程,我很想多讀到一些這方面的內容。
在地方層面,讀者可能會提出更多問題:如果增長緩慢的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意味著要對大量的勞動力進行再培訓,或者應對大規模失業的社會后果,產煤縣的省一級官員應該如何適應?為遙遠的城市輸送電力的可再生能源設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這些設施能給電力企業帶來收入,卻對地方就業鮮有貢獻。對此,當地人會有什么感受?
自下而上的創新
此外,這本書自上而下的視野意味著它忽略了產業層面、以及社會層面正在塑造中國能源轉型的許多有趣的自下而上的動力。
這里有不少需求引導的成功案例,比如農村地區廣泛采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城市地區到處馳騁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自行車。盡管上網電價常常受到地方電網的抵制,非政府組織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首批光伏設備采用者推動了其落實。
公眾的焦慮甚至抗議似乎也在塑造著中國關于低碳能源選擇的決策,尤其是在事關核能的情況下。在一些個案中,省或市政府(如山東省,尤其是德州市)為綠色創新提供了關鍵的支持,對中央政府研發項目進行了有力補充。
但總的來說,這本《中國可再生能源革命》是關于中國方興未艾的能源轉型的一本很有價值、簡明清晰的最新研究專著,不僅對于中國,而且對于全球氣候都很重要。
面臨中國大力發展低碳技術所帶來的競爭威脅,發達經濟體力圖抵御。對此,本書在結論部分的觀點也引發了筆者的強烈共鳴。書中呼吁發達經濟體摒棄貿易報復,轉而采取同樣雄心勃勃的產業政策,在本國大力推動綠色創新和市場擴展。
但是,與16世紀的意大利一樣,今天美國或英國的障礙不在于缺少英明的政策,而在于能源就是政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