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綜合
  • 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促進常規電源智能靈活運行

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促進常規電源智能靈活運行

2016-04-12 10:16:31 國家電網報

近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及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智能化能源生產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開放共享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為我國未來電力系統智能化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關于“互聯網+”智慧能源在能源電力產業中的應用,不同企業和機構有著不同的認識,但基本共識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應用先進信息技術實現多種能源融合和高效利用。發電、電網、用電設備和客戶在連接能源互聯網后,可以實時交換信息,通過整合運行、氣象、電網、電力市場等數據,實現對整個系統的效率優化和安全調度。

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促進常規電源智能靈活運行

變動性新能源發電的出力預測和調度運行優化一直是新能源運行消納的難題。借助數值氣象預報、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有望提升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的精度和調節性能,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通過海量數據分析與處理,實時優化新能源電廠整體運行方案,實現新能源發電最高效的電能輸出;并利用智能新能源信息管理平臺,結合物聯網、云計算技術,遠程監控新能源電廠的數據和運轉情況。

目前,國內已經有企業建立了基于大數據的風電數據實時處理平臺,提高風電發電效率。在風力發電機葉片和風機內外部加裝近百個傳感器和雷達,讓雷達監測風的流動性、強弱,通過傳感器收集各項數據,并匯總到云端計算分析,再利用數據分析專家系統、主動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決策算法等,提升風電發電效率。

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有望為常規電源運行的智能化和靈活性帶來重要契機。目前,常規燃煤機組運行調節能力有限,導致在負荷低谷時段,燃煤機組難以開展深調節,為風電等新能源騰出消納空間。未來,燃煤機組可以捆綁電鍋爐、熱泵、儲熱等設備,通過發達電廠信息系統協調優化控制多設備聯合運行,將有可能明顯增強燃煤機組運行靈活性。以丹麥燃煤機組為例,為促進低谷時段風電消納,同時滿足對客戶的不間斷供熱,丹麥熱電聯產機組普遍配置了可以靈活調度的電鍋爐、熱泵和儲熱罐,通過完善電廠調度通訊系統,統籌協調風電、燃煤機組和其它設備聯合運行。在風電過剩時段,通過電鍋爐/熱泵,將風能產生的電能轉換為熱能進入地區供熱系統;在熱能過剩時段,還能將多余熱能存儲在儲熱罐中,用于高峰熱負荷調節。這些措施使丹麥成為世界風電高比例消納的典范,2015年丹麥風電發電量占用電量的比例高達42%。

構建新型電力消費新模式催生新的增值業務需求

推動智能化能源生產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在電力消費終端,將實現精準感知、實時響應需求,完善現有業務、拓展增值服務。其優勢在于,首先,能滿足各類用能終端靈活接入需求;依托信息技術,實現配用電海量信息采集與處理,構建智能化電力運行監測、管理技術平臺,使電力設備和用電終端基于互聯網進行雙向通信和智能調控,實現分布式電源與電動汽車等終端設備及時有效接入,形成開放共享的能源網絡。

其次,“互聯網+”智慧能源將催生新的業務需求,實現客戶用電管理優化、用能實時分析和預測、合同能源管理、需求側響應服務等高級應用,并提供用電增值服務,與客戶分享增值收益。例如,法國電力公司基于大數據實現了用電信息采集全覆蓋。目前,全法已經安裝了3500萬只智能電表,智能電表主要采集個體和家庭的用電負荷數據。以每只電表每10分鐘抄表一次計算,3500萬只智能電表每年將產生1.8萬億次抄表記錄和600萬億字節的壓縮前數據。通過智能電表、電網運行、氣象等數據高速處理負荷曲線數據,預測用電趨勢,全面優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和用電調度。

推動電力系統轉型升級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雙向互動

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終端等技術,通過電網將傳統集中式發電廠、風電場、太陽能電站、分布式電源等生產端和工業、建筑、交通等消費端緊密連接,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能源流、信息流的雙向互動,推動發、輸、配、用電各環節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加快向開放、共享、互動、智能、綠色、低碳的電力系統轉型升級。原有以生產經營為中心、安全為基礎、能源流與信息流單向流動的系統架構將發生重大改變,以客戶為中心、體驗為導向、能源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的新架構及價值鏈將被建立,推動以大數據、云管理為特征的供應側業務創新,以及以智能、節能為特征的需求側服務創新,電力系統將由單一生產供電體系逐步升級為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另一方面,與競爭性行業相比,電力系統是經濟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具有公共事業、重資產、設備專用性強、自然壟斷、產品單一等特征。特別是電網,具有發輸配用實時平衡、難以大規模儲存、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依靠固有網絡傳輸等技術特征。利用互聯網技術,難以改變電力系統的生產消費鏈條。未來“互聯網+”智慧能源融合應用的實質,仍是以電力系統為主導,信息網絡技術為輔助的總體發展格局。信息流將實現對整個能源流的效率優化和安全調度,但難以根本改變能源流固有的物理屬性。

【鏈接】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出臺,大力推動了“互聯網+”智慧能源的發展。圍繞能源互聯網,《指導意見》提出了10項重點任務。其中,“推動建設智能化能源生產消費基礎設施”是推動能源市場開放和產業升級的首要任務。

1.推動可再生能源生產智能化

鼓勵建設智能風電場、智能光伏電站等設施及基于互聯網的智慧運行云平臺,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產。鼓勵用戶側建設冷熱電三聯供、熱泵、工業余熱余壓利用等綜合能源利用基礎設施,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協同發展,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協同生產,推動對散燒煤等低效化石能源的清潔替代。建設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的計量、交易、結算等接入設施與支持系統。

2.推進化石能源生產清潔高效智能化

鼓勵煤、油、氣開采,加工及利用全鏈條智能化改造,實現化石能源綠色、清潔和高效生產。鼓勵建設與化石能源配套的電采暖、儲熱等調節設施,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增強供能靈活性、柔性化,實現化石能源高效梯級利用與深度調峰。加快化石能源生產監測、管理和調度體系的網絡化改造,建設市場導向的生產計劃決策平臺與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完善化石能源的污染物排放監測體系,以互聯網手段促進化石能源供需高效匹配、運營集約高效。

3.推動集中式與分布式儲能協同發展

開發儲電、儲熱、儲冷、清潔燃料存儲等多類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長壽命儲能產品及系統。推動在集中式新能源發電基地配置適當規模的儲能電站,實現儲能系統與新能源、電網的協調優化運行。推動建設小區、樓宇、家庭應用場景下的分布式儲能設備,實現儲能設備的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

4.加快推進能源消費智能化

鼓勵建設以智能終端和能源靈活交易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普及智能化用能監測和診斷技術,加快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以多能融合、開放共享、雙向通信和智能調控為特征,各類用能終端靈活融入的微平衡系統。建設家庭、園區、區域不同層次的用能主體參與能源市場的接入設施和信息服務平臺。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新能源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