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光伏產業又火了一把。數據顯示,201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5GW(千兆瓦),同比增長40%以上,而累計裝機約43GW,超過德國躍居全球第一。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歐美主要國家光伏裝機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在國家多項光伏政策的扶持下,同樣經歷了前期階段性的困境后,自2014年以來,中國光伏產業持續回暖,多數企業經營狀況得到較大改善,天合光能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盡管許多優秀光伏企業正順勢而上、成績斐然,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曾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仍表示,“就整個光伏產業的經濟生態來看,仍有很多待健全的地方。”
政策待完善
表面上看,在我國落地的光伏產業非常容易受資金方的追捧,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實業過剩的情形下,光伏電站投資是收益可以預期的能源投資形式,且穩定安全。不過,融資難卻一直是困擾光伏產業的難題。
“光伏領域其實是非常缺投資的,為什么銀行和投資機構的錢進不來或者進來得不夠多?”曾義認為,這其中有政策層面的問題待解決。
首要問題是補貼的發放不合理。一方面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另一方面光伏發電量成倍增長,使得需要補貼的項目越來越多,補貼資金的缺口隨之越來越大。
“目前光伏企業要拿到補貼需要經過層層審批,企業拿到補貼的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曾義分析稱,補貼不到位會對光伏企業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光伏發電收益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政府的補貼,對資金的需求量比較大,拿不到補貼,投資者的收益就難以保證。”
沒有明確的土地政策也是制約因素之一。東部要想就地解決能源問題,就要考慮如何綜合利用有限且昂貴的土地資源。“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東部其實還有很多荒地或目前沒有栽樹的宜林地,但光伏企業要租用這些土地就會碰上政策限制,這就是產業發展中的障礙。”曾義解釋說。
土地稅方面,國家目前對光伏發電產業并無明確的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光伏企業在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繳問題上可能遇到諸多困擾,例如在招商引資階段,各地方政府承諾的光伏企業土地使用稅稅收優惠政策不一。在電站建成后,光伏企業如果被要求按照征地或實際用地面積繳納土地使用稅,企業則無所依靠。
光伏企業的十八般武藝
每一個投資項目的產品質量,都需要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來判斷產品是否可持續。而我國光伏產業的監管部門——這頭控制羊群數量和質量的狼,并沒有被培養起來。
“沒有監管部門對光伏企業的產品質量把關,相當于羊的價值差沒人說得清,市場上是不好交易的。”曾義說。
“我們的檢測部門只能說清楚電站接受檢測那一刻的質量水平是否達標,但作為一項資產,投資者要看未來20年電站的發電量。我國在這方面缺乏相應的評估鑒定機構、資產管理機構以及專業的律師事務所。”
曾義介紹,歐洲的任何交易幾乎都有第三方做技術背書、信譽背書以及法律背書,投資商要收購電站,就會有專業的律所做盡職調查,其中的法律風險、項目瑕疵都一目了然。
“看得見的風險并不可怕,如果沒有成熟的質量保障方案,就意味著你的投資和保險沒有可依據的投資回收期保證,也意味著你的投資和保險會有額外的風險,所對應的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
銀行放貸機構不知道企業的產品選型與技術路線正確與否,第三方監管制度未建立的當下,就需要業主在技術、融資、采購、供應鏈等方面有全面的證據支撐。
“太難了!”曾義感慨。真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通過流動創造資本,產品能夠交易投資人的錢才能進來,而我國的光伏產業還有太多不完備的地方。
“其實,光伏電站的性質決定其最適合做資產經營,如果資產流動性足夠充分,隨時可出售,變成債券,資產發展起來就非常健康。”曾義直言,首先要有足夠多公正有實力的第三方具有各種各樣的背書能力,這樣我國的光伏電站才不必自己修煉十八般武藝而有所依靠。
為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企業正在發力。一些有識之士自發聯合研究機構發起了一項調查,關于光伏產業投融資環境如何健全,律師、保險等制度如何彌合減少風險,電站投資風險的大小如何鑒定等等。
降低度電成本是關鍵
除政策、融資等問題之外,光伏企業面臨的還有技術問題。行業技術分為電池技術與電站系統運營。
“電池技術發展的大趨勢是百花齊放。”曾義說。天合光能掌握太陽能組件的核心技術,2014~2015年,其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后在單晶組件、多晶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上連連刷新世界紀錄,團隊研發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電池相當于電腦的芯片,決定電站成功與否的還有整個光伏系統。“除了發電系統,逆變器、匯流箱、箱變,電線電纜、監控系統等在電站中也有重要作用。”曾義說。
光伏行業的技術更新日新月異,這來自于上網電價的下降速度之快帶來的壓力。所有的光伏技術更新都圍繞一個目的:降低度電成本,早日實現平價上網,不需要政府補貼,替代煤電。
“光伏系統的技術發展方向一定是促進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持續下降,兼顧環保、智能化、回收等問題。”曾義說。
降低初始投資,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運維、設備質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損壞率降低、智能化……這些都是運營過程中要考慮的降低成本的角度。“真正的效益來自統籌和調配。”曾義說。
天合光能的核心業務還是組件制造,隨著產業的不斷整合,導致其聚集度越來越高,天合這樣的全球領導企業的優勢不斷加強。據介紹,天合光能已不斷研發生產Honey單晶、多晶高效系列組件,Duomax雙玻組件,TallMax單晶、多晶組件、電站解決方案等產品。
“國際市場中,中國的光伏制造企業有絕對的市場占有率、定價權和技術優勢,制造端工藝的優勢在中國。”曾義說,“現在我們的產品大約占全球市場的10%,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全球20%的市場份額,形成真正的領先。我們相信,不但在過去的兩年保持領先,在未來我們也會繼續保持領先。”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