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河北張家口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獲悉,備受矚目的光伏扶貧示范項目張北“農光互補”扶貧電站經過緊鑼密鼓的前期籌備,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和支持下,即將于今年5月動工。這一規劃發電量20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由國內治沙扶貧領頭羊企業億利資源集團采用30多項尖端專利技術規劃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通過智能化管理,實現1萬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脫貧致富,為解決環首都貧困帶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我國光伏產業自去年以來開始全面回暖,但仍面臨低端產能過剩、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不強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光伏扶貧目前仍然只是少數擁有尖端技術企業的“專利”。不過,記者從多家企業及相關部門獲悉,隨著近期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出臺,我國光伏領域業已形成的以億利資源集團為代表的光伏扶貧模式,以陽光電源、華為等領軍企業為代表的智能光伏管理模式,已經具備條件以模式輸出的形式大規模推動光伏扶貧向智能化轉型,并以資本市場“寵兒”的身份在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重大利好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國家能源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光伏發電扶貧工作意見》提出,在2020年之前,我國將重點在前期開展試點的、光照條件好的16個省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確保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條件好的貧困地區可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因地制宜推進實施。
隨后,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關于在能源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通知》,鼓勵財政補貼向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等PPP項目傾斜……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上述重磅政策利好針對我國光伏產業存在的國內應用市場開發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財政資金支持需要加強、補貼機制有待完善、應用市場環境亟待改善等突出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為解決上述瓶頸問題,光伏行業自身也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導下,主動向智能化轉型。
記者了解到,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不久前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的指導下舉行“光伏產業智能制造研討會”,確定了“光伏制造業加快智能化”的方向。針對下游光伏電站的智慧解決方案問題,行業領軍企業陽光電源去年與阿里云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為客戶提供智慧光伏電站設計、建設、智能運維等相關服務,并推出2016-2017大型地面/平緩山丘光伏電站、水面光伏電站、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等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則與包括億利資源集團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光伏電站智能化領域建立起合作關系,并成功推出水光、漁光、農光互補智能光伏電站;東方日升與清華紫光,林洋新能源與東軟集團也分別在光伏智能化領域建立起跨界合作關系。
近期,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安徽金寨,調研光伏扶貧項目。“光伏扶貧迎來發展良機。”億利資源集團張家口億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日張北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已經與包括華為公司在內的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在技術方案、智能運維、能源互聯網等方面進行了合作交流。“智能化解決方案可對光伏電站的遠程監測和控制、遠程智能運行維護管理、發電效率分析與優化服務及資產評估起到積極作用。”該負責人說。
轉向智能
在生態治沙領域,億利資源集團一直被業內公認為“行業一哥”,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而這一切,主要得益于億利聞名世界的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主導的生態核心修復技術。
“發電+治沙+種草+養殖+扶貧”的“五位一體”光伏扶貧模式,億利人將其簡單概括為: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而這三者所體現出的技術含量亦頗有玄機:太陽能電池板有利于減少板下水分蒸發;板下牧草為利用獨特的沙漠種植技術培育的根部含有根瘤菌的優質豆科牧草,可將大氣中的氮氣轉換成氮肥;板下之羊亦為運用用科技手段培育的性情溫順的雜交品種,既不會破壞太陽能電池板也不會把草根全部吃掉。
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介紹說,近年來,億利資源集團共研發100多項生態種植與產業技術,培育了1000多個耐寒、耐旱、耐鹽堿生態種子,并研發出土地地理信息大數據。通過打造太陽能光伏產業示范區,億利已在內蒙古等地治理沙漠1萬多平方公里,形成千億元規模的沙漠綠洲經濟產業。
而隨著我國光伏產業整體向智能化轉型,億利資源集團的光伏扶貧項目也開始轉向智能化。以億利資源集團張北農光互補扶貧電站為例。該項目采用了擁有30多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的“光伏斜單軸聯動跟蹤系統”,可實現電池板在太陽的東西向和南北向同時跟蹤太陽。
“光伏斜單軸跟蹤高支架農光互補電站能實時跟蹤太陽,無固定陰影,不影響農業生長,可真正實現‘板上清潔發電,板下高效種植’。”億利資源集團張家口億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該電站光伏電站組件、逆變器等設備將全部采用入圍“領跑者”計劃達標廠家所生產的設備,并采用桁架結構的光伏組件安裝陣列,敞開式框架結構設計,利用壓定式支架系統架空3米以上,不建固定建筑,不破壞耕作層,不改變土地原有性質。
“這種光伏扶貧電站的突出特點是,土地利用率高、發電量高、智能化高。”該負責人表示,以10萬千瓦光伏電站為例,其總占地面積約4000畝,其中水泥壓塊占地面積25畝,僅占光伏廠區的0.625%;斜單軸聯動跟蹤系統的創新比正常固定安裝光伏電站系統發電量提升20%—25%,能更好的保障貧困人口的收益;采用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其先進的智能化監控系統將為電站運營和日常維護帶來極大便利。
另據記者了解,這一能源綜合利用扶貧項目將依托項目當地的電力消納,建設集光伏、光熱、生物質能、天然氣、儲能、微電網為一體的“熱、電、暖三聯產”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滿足鄉鎮區及周邊區域貧困戶供電、供熱、煤改電采暖需求,打造新能源扶貧示范小鎮。
資本助推
根據《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扶貧工程總規模將達到15GW,預計總投資將達1200億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國內光伏產業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為越往下游越有話語權,市場投資已經開始向光伏產業下游延伸,投資光伏電站漸熱。而隨著國家對于光伏扶貧發電的政策傾斜,一度困擾投資者的手續繁復、稅收過重、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國家補貼托欠等難題有望破解,光伏扶貧電站甚至已經開始以資本市場“寵兒”的面貌出現。
2015年,億利資源集團聯合數十家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了綠絲路基金,首期募集300億元,主要投資生態光伏產業,通過產業的發展修復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荒漠化土地。目前,庫布其沙漠生態太陽能1000MWp光伏光熱治沙發電綜合示范項目一期200MWp工程已經與國內兩家大型銀行以項目融資、注入基金等方式建立起合作關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