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的廣東羅定,雨水不斷,將貧困戶屋頂的光伏板沖刷得分外明凈。天氣雖不佳,卻未能影響到該市生江鎮安全村村民鄧鑒培的心情。
“我家的電站4個月發電1400多度!”55歲的鄧鑒培用老繭密布的手拈著光伏發電上網結算清單,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記者在單子上看到,今年前4個月,鄧鑒培靠“賣電”賺了1242.16元錢。而他,只是分得廣東光伏扶貧工程“頭羹”村民中的一位。
去年8月,廣東首個光伏扶貧試點項目在安全村并網發電。此后試點工作迅速推進,截至今年3月底,僅羅定所在的云浮市就涌現出76個項目,其中56個已并網運行,累計發電量2.8萬千瓦時。
因為有了發電收益貧困戶開始做生意
鄧鑒培的家里布置得很簡單,有限的幾樣電器已顯老舊,仿佛在述說著主人生活的拮據。
“前兩年家里3個孩子讀中專,一年光學費就要花4000多塊錢。我種的5畝田收成全賣了,也只能掙3000多塊錢。老伴兒給鎮上的制衣廠加工毛線衫,8塊錢一打,有時候一天能有四五十塊錢的收入,有時候一連幾個月沒有收入,根本攢不下來錢。這些年政府補貼也不少,中秋、春節有慰問金,但都不如自己有個發電站收入穩定、心里踏實。”鄧鑒培對記者說。
安裝在鄧鑒培家和村委會房頂上的12套薄膜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均由漢能集團提供。
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華南區域公司廣東公司區域總監葉琦峰告訴記者,這種薄膜發電設備一套容量為3千瓦,以羅定的光照條件,平均每天發電量在10~25千瓦時之間,年發電量可達4500千瓦時左右。按照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98元(含稅)計算,一套設備每年能為貧困戶創收約4000元,連續穩定收益期長達25年。
記者發現,鄧鑒培家中有一套釀酒設備,小具規模,靠近時尚有殘留酒香入鼻。
“很早以前我就會釀酒,只是手頭緊,生意一直做不起來。電站建好后,增加了收入,我就買下這套設備。現在,我用自家產的紅米釀米酒賣,又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鄧鑒培說,“靠自己雙手致富,更讓人踏實安心!”
光伏扶貧融資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安全村采用的是何種模式呢?葉琦峰告訴記者,光伏扶貧全靠財政直接補貼是不可持續的,將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相結合才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安全村的光伏扶貧資金由幫扶單位、云浮市扶貧辦、漢能、農戶共同解決,并成功引入‘金融扶貧’,農戶可通過向工商銀行‘家裝樂’貸款解決自籌資金的問題。”他說。
因地制宜采用薄膜發電貧困戶建電站訴求強烈
眾所周知,光伏發電主要有晶硅發電及薄膜發電兩種方式。在決定開展光伏扶貧之初,選擇契合地方特殊情況的發電方式,是云浮市有關部門著重考慮的問題。
“廣東天氣濕熱,陰雨較多。”云浮市扶貧辦業務科科長馮耀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弄清楚晶硅發電和薄膜發電究竟哪個更適合云浮,我們在云安區民強村進行了對比試驗。”據他介紹,經過110天的運行,安裝在村委會屋頂的6.5千瓦薄膜發電系統發電量為1930千瓦時,1千瓦日均發電量2.69千瓦時。同村的3千瓦單晶硅發電系統運行115天,發電量為600千瓦時,1千瓦日均發電量1.73千瓦時。
“試驗結果表明,光照條件好的情況下,薄膜和單晶硅的發電效果相差不大,但是陰天條件下,薄膜的發電效率比單晶硅高出40%左右。所以在云浮,我們主要采用了具備弱光性發電的薄膜發電方式。”除了為貧困戶科學選擇光伏發電設備外,云浮市民政、電網、金融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也為光伏扶貧提供了大量支持。
羅定市供電局副局長李春華向記者介紹,為推進貧困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落實電網精準扶貧工作要求,2016年~2018年,云浮全市農村電網改造投資總額將達9.7億元,可有力保障分布式電源無阻礙接入電網。
李春華還表示,光伏扶貧的市場主要在農村,光伏發電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一方面,各個地方的屋頂情況不一樣,要求我們加強安裝設計、技術和質量監督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光伏發電報裝客戶都是普通居民,對電氣專業知識的了解僅停留在安裝人員的簡單解釋層面,扶貧電站的后續運行存在一定風險。因此,我們將做好對貧困戶的安全用電宣傳工作,并保持對電站進行安全檢查。”在各方保駕護航下,光伏扶貧在云浮廣受歡迎。“前不久,我們到一些鄉村做調研,貧困戶安裝光伏電站的訴求都比較強烈。”羅定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黨支部書記孔繁原說。
據記者了解,4月份召開的云浮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到2018年底,要穩定實現全市5.22萬戶12.5萬人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由此看來,廣東雖尚未出臺光伏扶貧規劃,但這一全新的造血扶貧方式,必然會在云浮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