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常紀文:解決農村水污染至少需要10年

2016-06-30 09:03:05 民生周刊   作者: 趙慧  

《水污染防治法》進行了1984年頒布以來的第三次大修,修改工作于2015年春節后啟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和鄭炳輝、王金南、王燦發等同行們參與了修訂工作。在常紀文看來,目前法律已經相當完備,重要的是加強執法。他判斷,“十三五”時期農村水污染問題將會得到有效遏制,但要初步解決,估計還要等到2025年,如要進入一個長期向好的拐點,至少需要等到2030年。這和“水十條”設立的目標是一致的。要實現徹底好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環境水平,估計要到2050年左右。

民生周刊:很多農村河湖受到污染,“紅河”“黑河”不斷出現,目前農村水污染問題呈現出怎樣的特征?

常紀文:總體上看,我國農村水污染形勢不容樂觀。在一些山區、工業不發達地區相對較好,在基本完成工業化進程的東部地區,農村水污染問題正在得到積極解決。但是,隨著工業化向內地不斷推進,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區農村水環境呈現惡化趨勢。

雖然新《環境保護法》被稱為史上最嚴,但很多地方為了解決稅收、就業問題,執法出現懈怠等不到位的現象,甚至出現了污染地下水的情況。根據環保部今年公布的數據,當前水體質量的總體情況是“兩頭小、中間大”,也就是說,Ⅰ類、Ⅱ類水體和Ⅴ類、劣Ⅴ類水體占比在下降,更多的是Ⅲ類、Ⅳ類水體,不好也不壞。優良水體的占比降低,說明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在加快。Ⅴ類、劣Ⅴ類水體的占比降低,說明中國治理污染的進程也在加快。

民生周刊: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常紀文:一是水利設施建設滯后。很多地方的水利設施都在吃老本,河流淤積嚴重。一些農民私自截斷淤積的河流,養殖水產品,久而久之,河流更加淤積變成沼澤,生態惡化,污水排不出去,河水活不起來,變臭變黑。

二是農藥、化肥、廢塑料對水環境造成污染。以前勞動力價格便宜,在田里勞作的人多,農民依賴自身勞力和農家肥精耕細作,水污染少一些。現在勞動力價格昂貴,農民種地更多依賴化肥、農藥來除草、增肥,導致水體面臨嚴重污染。

三是小散企業死灰復燃。中西部一些農民返鄉后,近幾年農村出現大量小作坊,廢水直接排放,基本無治理設施,污染了池塘,污染了河流,觸目驚心,在中部地區非常普遍。還有就是畜禽養殖場大量增加,為了取水方便,養殖場大都設在河邊,對水體污染相當嚴重。

四是生活水平提高帶來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幾年出現一個新現象,一些農村通了自來水,解決了生活用水問題。農民反而沒有了改善水環境的壓力,對周圍水體污染不關心,不注重保護水體。很多農村將生活垃圾堆在河邊,基礎設施、環保教育、行政處罰措施沒跟上,農村垃圾處理成為一個大問題。

民生周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問題?

常紀文:一是國家財政要給予支持,用于“十三五”時期大力修建道路、公廁、垃圾收集池、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修建一個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如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需要兩三百萬元,大的村莊可能需要的資金還要多一些。

二是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黨組織的活力。農村的組織能力問題不解決,很多問題就解決不了。5月份,我到浙江金華金東區調研,當地農村垃圾處理做得非常好,農村環境也根本改善,除了得益于經濟條件好以外,還得益于集體經濟組織有號召力、凝聚力、行動力,方法得當。如建立了笑臉墻和批評欄,用精神獎懲的方式讓農民廣泛參與。金東區的做法值得中西部其他農村學習。

三是加強執法,將污染農村環境的小散和落后產業全部清理出去。此次《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訂草案專門提到農村和農業水污染防治,設立專節,非常好,但需要加強法律規定的可操作性,加強執法。

四是實施活水工程,禁止私自攔截河流,通過水庫調水等措施,讓水活起來。

上述措施中,有些是治標的,有些是治本的。但最關鍵還是要發展經濟。經濟如不發展,就業難以解決,財政增收問題難以解決,環境問題特別是農村環境問題也就很難解決。而且,不能就水論水,要結合大氣、垃圾等問題進行一體化治理。

民生周刊:根本解決農村水污染需要多久?

常紀文:我認為,“十三五”時期,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嚴格執法,農村水污染問題將會得到有效遏制。但要初步解決,還要等到2025年,需要10年左右時間。如要進入一個長期向好的拐點,至少需要等到2030年。這是和“水十條”設立的目標相一致的。

單純依靠農村的力量解決農村污染問題是不可能的,還得依靠城市和工業的反哺。依靠工業化進程的完成,依靠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依賴城鄉協調發展,讓城市資本、技術、管理人員進入農村,讓城市的環境治理經驗融入到農村的環境治理模式之中。現在,在江浙一些地區,城市和農村已經融合,分不開了,下一步中部地區的城鄉也將慢慢融合。

民生周刊:對于集聚著大量作坊式企業的農村,環境破壞很嚴重,這一問題該如何解決?

常紀文:很多小作坊,如小酒廠、小皮革廠等屬于污染型產業。凡污染環境的產業必須依法淘汰,無法完成升級改造的小企業也必須關閉。地方政府要做的,是要扶植大型特色企業和沒有污染的小企業,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農村水污染有個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不斷推進的過程。目前,社會普遍反映,被東部淘汰的產業正在往中西部地區轉移,中部地區淘汰的產業也正轉移至西部,其中一些產業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盡管新環保法很嚴厲,但是中西部的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經濟發展的壓力,仍然在接受轉移。東部地區的工業結構越來越綠色、清潔、低碳和循環化,中西部地區不應再走東部的老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水污染防治, 常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