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沒開張。”7月11日太陽下山時,張吉山一盒茶葉也沒有賣出去,他看了看已經空落落的大集,開始收拾攤子回家。
張吉山與自家的光伏板合影留念。
張吉山是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高城鎮東張村的村民,今年74歲,一直和95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5年前一次受傷后,張吉山就不能料理地里的莊稼了,現在主要靠低保金過日子。
政府給他聯系了一份賣茶葉的生意,但也是收入微薄。
從大集往家走時,高青縣供電公司高城供電所副所長王虎迎住了他:“張大爺,您家的光伏板就要發電并網了,快回家看看吧。”
對于光伏發電,張吉山不是太懂,不久前,供電所的工作人員就在村里房頂上忙著安裝檢查一片片藍晶晶的板子。王虎告訴他,他是村里11戶光伏扶貧的其中一戶,等光伏發電并網了,就等于種上了一片“太陽田”,不用勞動就能讓太陽為他賺錢,這讓他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下午3點,隨著一聲“合閘”命令,東張村11戶貧困村民的“太陽田”正式并網發電。
“這就是我家的‘太陽田’了?”張吉山指著房頂上的光伏板,有點兒不太相信。
王虎給他算了一筆賬:這次扶貧光伏項目每家的容量是2千瓦,按照高青縣平均每日光照時間4小時,全年1460小時算,每年可發電2920度,加上國家補貼每度電上網能賣到0.98元,一年就能收入2860元。
張吉山越聽越高興,回到家里,他又找了張紙來仔細地算了一遍。“加上3畝半麥地1000多元的出租費,這下子生活不用愁了,‘太陽田’比種地還賺錢呢。”
東張村支部書記張良午說:“除了這11戶貧困戶,村里還建起了32千瓦的扶貧光伏項目,全是供電所的同志們跑前跑后地忙活。這些項目收入的60%,將作為貧困戶的大病、困難救助資金,光伏真為我們村脫貧出大力了。”
按照國家“精準扶貧”要求,僅高青縣就將有5個鄉鎮65個村的898戶貧困戶通過“光伏扶貧”快速脫貧,發電規模峰值可達1340千瓦。為此,高青縣供電公司專門開辟“無障礙通道”,實施光伏并網接入業擴工程快速響應,以最高的效率盡快將扶貧實惠送到貧困戶家中。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