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關于中國火電的“批判”和反思

——不可避免的火電倒閉潮



2016-08-31 09:13:14 能源圈

本次小編分享的四篇文章,對中國火電進行了“批判”和反思。這些聲音基本的共識是:火電的產能過剩十分嚴重,發電小時數將會直線下降,但目前火電裝機仍然“大干快上”,造成萬億元級別的投資浪費,火電企業將迎來破產大潮。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三份文件對火電“急剎車”,向清潔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從數據上來看,火電的衰退也非常直觀:

數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797小時,同比減少138小時。截至6月末,全國 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火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上半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64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27個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同比減少。

1、十三五煤電估計過剩1.6億千瓦 擱淺價值約2.8萬億元第一財經 董鑫

面對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繼2015年10月聯合下發《關于做好電力項目核準權限下放后規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后,今年上半年能源局又接連下發了三份控制煤電不合理發展速度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通知》、《關于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關于建立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暨發布2019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通知》,三份文件被業內稱為“急剎車”,引發了社會關于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現狀的一系列討論。

在《關于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中,國家能源局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電火電建設步伐,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煤電產能過剩局面。此舉波及13省份暫緩、15省份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將被取消、緩核。

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淘汰瀕臨退役的小火電。“和2012年、2013年上大壓小的淘汰不一樣,淘汰一定要區分省區的情況。如果這個省區(或臨近聯網省區)沒有太多可再生能源增長需求,處于絕對過剩狀態,那就該淘汰;如果這個省區有可再生能源靈活性的需求,即便是瀕臨退役的煤電也可暫時封存,今后再擇機淘汰。“

此外,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封存400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封存和深度改造8000萬千瓦機組,主要目的是做靈活性和輔助服務,在電力系統中主要承擔電力型機組的功能。

“‘十三五’期間調控煤電任務非常艱巨。”袁教授總結道,“按照現在的匡算,保守是過剩1.6億千瓦。一個60萬千瓦的煤電,按照4500利用小時數,整個項目運營期的總經濟價值收入,包括初始投資,稅金和稅后利潤約是105億元。如果完全閑置,其擱淺資產價值就是105億元。如果1.6億千瓦的煤電擱淺,價值是2.8萬億元。”

2、產能過剩 火電企業倒閉潮來襲北京商報

火電企業已經開始遇到困難。據中電聯2015年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統計,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繼續下降,2015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電力需求疲軟,大型發電集團發電量均有所下降。華能集團今年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8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9%;大唐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54.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11%;華電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6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54%;國電集團1-5月完成發電量19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1%。

“火力發電廠可能在三五年以內,就要像現在的鋼鐵企業、煤炭企業一樣困難,可能要大批破產。特別是小電廠,環保不達標的電廠,不是政府強制關閉,是自己運行不下去,自己要關閉,自己要倒閉,我們也面臨這樣的倒閉潮,我們也面臨著僵尸企業處理的難題。越小的電廠,用得人越多,我們馬上就面臨著職工安置的問題……”。

2016年8月27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總經濟師張樹民,做上述表示。

張樹民介紹,目前國電總的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約1.3億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世界第一,接近2400萬千瓦,而整個中國當前風電裝機量也在1.3億千瓦左右。國電集團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盡量把人員分流到新能源當中。

大型發電集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穩步上升。截至6月底,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41.69%。國電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9.8%。華能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8.9%。

有專家估計,2020年,我國火電產能將有4億千瓦的過剩產能,產能過剩問題可見一斑,火電企業不得不進入破產潮。

3、火電整體行業性崩潰或提前到來 國際翻譯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年內,火電發電小時數好會直線下降,因此火電的整體行業性崩潰可能會提前到來,倒閉潮將不可避免。支撐上述結論的有以下幾點:

1、經濟形勢持續弱勢,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長期低迷。

當前經濟形勢,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錢難賺、臉難看”已成新常態,再加上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僵尸企業、關高耗能等等,結構調整越發加碼,而調整力度越大,全社會用電量被砍就會越多,因此未來幾年用,用電量不大幅下降已屬超常發揮,過去黃金十年的增速已然遠去,完全成了過去時。

很多人判斷,即使經濟再出現類似2008年強度的危機,本屆政府改革的力度也難以削弱,再次出現大規模貨幣放水的可能性很小,正所謂“強總理溫刺激,溫總理強刺激”,當前政府經濟轉型決心之大,出乎意料亦前所未有。

這種背景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必然放緩,而相比之下新增發電裝機依然高速增長,二者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火電企業。

2、新增機組大干快上,年度新增裝機仍在1億千瓦以上。

盡管全社會新增用電量大幅走低,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直線下滑,但年度新增裝機卻絲毫未受影響,大干快上,依然火爆。

2016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2.78萬億千瓦時,同比僅增長2.7%,相比之下,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5.2億千瓦,同比增長了11.3%,是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的4.1倍。

2016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5699萬千瓦,同比多投產1360萬千瓦,尤其是火電,在設備利用小時創出十年來新低的背景下,新增裝機規模卻創出“十二五”以來的同期新高。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其中煤電9.2億千瓦),同比增長了7.9%。

中電聯預計,2016年全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1.2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7000萬千瓦左右,煤電5000萬千瓦左右。由于未來火電裝機將受到限制,而非化石能源裝機在政策綠燈下將大幅增長,火電的空間無疑受到大幅擠壓。

從這個角度看,火電裝機繼續增加,產能過剩將更加嚴重,結果會導致“火電自殺”。火電裝機不再增加,而可再生能源裝機大幅增加,結果將導致“火電被殺”。無論如何,火電都是受害者。

3、煤炭去產能影響超出預期,火電成本驟然上升。

在火電企業的所有成本中,65%-70%來自于燃料,也就是煤炭。當前煤炭價格處于五年來的幾乎最低谷,這給火電企業帶來了巨大利潤。然而,這一趨勢即將逆轉。

自煤炭價格崩潰以來,國家多個部門使出了“洪荒之力”進行干預,提出的口號也推陳出新,“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等等,到今年6月,這些改革終見成效,上半年煤炭產量大幅下降,價格開始回升。這一強有力的政策推動,對很多煤炭企業來說,是讓價格重回軌道的福音,但對眾多火電企業而言,這簡直就是噩夢。

2015年中國約有20億噸的煤炭用于發電,煤炭價格每噸漲10元,對發電企業而言,就增加200億元成本。專家預計,若去產能政策依然嚴格執行的話,今后1-2年時間,煤炭價格將會有50-100元/噸的回升,就此一項發電企業成本就將增加1000-2000億元,而占全國總裝機一半份額的五大發電集團,去年“豐收年”利潤總和也僅僅1000億出頭。

去產能背景下,煤炭市場正在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過渡,最大的受害者,又是火電企業。

4、計劃電量放開,可能成為壓死火電的最后一根稻草。

長期以來,我國電力市場采取的是計劃電量分配制度下的“半市場”做法,也就是在2002年廠網分開之后,發電側并未實行真正的競價上網,而是每年年初電網調度機構和地方政府按照計劃的方式為發電廠分配電量,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發電廠有電可發,尤其是在電力短缺的時期。

然而,這一類似“發糧票”的政策保護即將被廢除,新一輪電改的配套文件《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通知》規定,未來幾年內,電力企業的所有發電量都將被推向市場,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將會全部放開。這一政策的逐步實施,可能成為壓死火電的最后一根稻草。

盡管目前計劃電量還未全部放開,但這一政策給火電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據內部人士透露,在取消了計劃電量的甘肅省某市,一家火電企業在年度的電量競爭中,由于報價太高,竟未獲得一度電量,這就意味著接下來一年時間,這家有著幾千員工的發電企業面臨著全部停機的尷尬,最要命的是,大家的吃飯問題怎么辦?

這絕不是一個個案,未來幾年內,將會有大量包袱重、效率低、管理差的火電企業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通知》還規定,未來要優先保證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機組上網,言外之意,這一政策最大的指向是火電企業。你看,火電還是受害者。

5、以降低電價為目的的地方政府,將會在已受重創的火電企業身上補上一刀。

在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發電企業兩點體會最深:胡蘿卜+大棒,即一方面慫恿發電企業大量投資電廠,以拉動地方GDP,另一方面,為替下游企業爭取利益,拼命打壓電廠降低電價,尤其是隨著大用戶直購電越來越多,壓電廠降電價已成了地方政府的必要工作之一。(電網不好惹,只好欺負電廠,你們懂得)

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之初,很多人寄希望于本輪改革來“革電網的命”,迫使電網讓利,以降低銷售電價拉動下游工業增長。但隨著配套文件的出臺,發電企業發現,這輪改革原來要革自己的命,因為他們不僅面臨著電網的壓力,還受到地方政府的擠兌。不能不說,發電企業,尤其是火電機組為主的發電企業,也是本輪電改的最大受害者。

4、中國煤電1.4萬億元的投資完全浪費 綠色和平

在煤電產能已存在過剩的情況下,截至2015年年底,仍有200吉瓦(365個機組)的煤電機組正在建設中。在2015年審批高峰過后,即使在嚴控之下,有160吉瓦(295個機組)的新煤電項目仍有可能獲得批準,其中至少有30吉瓦(55個項目)已經在2016年上半年進入環評審批,若干已獲得批復。這是由于部分省份并沒有受到緩核緩建的政策限制,同時與西部煤電基地和西電東送工程相關的煤電項目并不受限于上述三個政策,這些項目仍可以獲得核準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在未來六年的時間里,即使扣除了淘汰停產的裝機量,新增裝機仍有可能以相當于每周一座燃煤電廠的速度投產。

相反地,由于新能源迅速發展,到2020年,約有800太瓦時的非化石電源發電量接入電網,這相當于德國和波蘭2015年發電量的總和,屆時煤電用電量需求將會持平或者下降。

到2020年,中國預計將擁有總計1,200吉瓦運營和在建的燃煤電廠,并存在至少400吉瓦的過剩產能。這相當于1.4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完全被浪費。

若現在全面禁止新建煤電項目的開工,則這些過剩的煤電裝機中有三分之一(約140吉瓦)可以避免。要解決其余的過剩煤電裝機,則需要停建一百多個已經開工的項目,或者提前淘汰數百個未到設計壽命的機組。

到2020年代初期,由于煤電機組利用率將遠低于每年4330小時(2015年的利用率),所有煤電項目預計每年損失五千億元。

經過新一輪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后,剩下的燃煤機組的平均服役時間只有10年,這意味著若要進一步通過關停大量的燃煤機組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會造成更多的資本浪費。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中國火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