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十三五”地熱能產業迎重大發展契機

——聚焦陸特能源?2016第八屆地源熱泵高層論壇



2016-09-29 13:55:25 5e   作者: 代海雷  

“中國第一次把地熱能開發寫進全國的總規劃,‘十三五’是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春天。”曹耀峰院士8月11日在杭州召開的陸特能源·2016第八屆中國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鏗鏘有力的講話為行業傳遞出振奮人心的信號。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地熱能作為清潔環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賦予了更多的“綠色”內涵。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曹耀峰在會上指出,根據規劃,“十三五”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積新增11億平方米,其中,淺層地熱能7億平方米,中深層地熱4億平方米。到2020年,我國地熱供暖/制冷面積將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共可替代標煤7210萬噸。

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央已把地熱能作為一個戰略的行業列入‘十三五’規劃,我相信‘十三五’將是中國地熱能發展的春天,會推動我國地源熱泵的發展和其他地熱能的利用。”

地源熱泵快速發展

“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這幾年發展最快的就是地源熱泵。”中科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旸在論壇會上如是說道,“早期,溫泉洗浴和旅游是最主要的地熱利用形式。當前,供暖、洗浴、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成為了潮流。”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就開始研究熱泵,但因不符缺電和貧窮等國情,基本擱置未用。20世紀90年代地源熱泵從國外引進中國,發展機遇和條件成熟,得到了快速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會上指出,過去20年,中國地源熱泵呈現高速發展態勢,“1995年全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僅為0.8兆瓦,2000年是9.7兆瓦,2005年631兆瓦,2010年4250兆瓦,到了2015年達到11781兆瓦。”

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0年,我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年增46%,利用能量年均增長35%。2010年至2015年,我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和年利用量分別增長2.8倍和3.5倍,平均年累進增長率分別高達22%和28%。

中國地源熱泵的快速發展還體現在全球裝機容量占比及年利用能量的全球占比。1995年,中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只占全球裝機總量的0.04%,到2015年時,這一比例已達到23.61%。中國地源熱泵年利用能量全球占比方面表現為:1995年,中國地源熱泵年利用能量占全球總利用能量的0.05%,2000年0.36%,2005年7.51%,2010年24.99%,到2015年時,這一比例已飆升至30.86%。

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寧波在講話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地源熱泵供暖/制冷面積達到3.92億平方米,實現年替代標煤116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3000萬噸。到2015年底,北京地源熱泵供暖/制冷面積達到50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率約20%。

“2015年世界地熱大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地源熱泵裝機容量是第二,美國是第一。但是利用的能量來說,中國是世界第一,美國是世界第二。”鄭克棪主任分析認為,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中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和利用容量都將達到世界第一。

汪集晹院士指出,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儲存于地球內部的熱量約為全球煤炭儲量的1.7億倍,其中,可利用量相當于4948萬億噸標準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億噸標準煤計算,能滿足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

地熱能迎來新曙光

伴隨著“十三五”大幕的拉開,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的地源熱泵行業迎來了新的曙光。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耀峰說,按照《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從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增長3個百分點。按照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48億噸標煤測算,屆時地熱占比將達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個百分點增幅中,地熱‘三分天下有其一’,這說明地熱在未來能源結構調整中的貢獻十分巨大。”曹耀峰說。

“我國第一個《全國“十三五”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目前已經編制完成。”曹耀峰在會上表示,根據規劃,“十三五”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積新增11億平方米,其中,淺層地熱能7億平方米,中深層地熱4億平方米。至2020年,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

鄭克棪表示,“如果按照設計目標完成,到2020年,我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和利用容量都可以到世界第一。”同樣,汪集晹對未來地源熱泵產業發展潛力充滿信心,“我們國家有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只是按照“十三五”規劃去做,只要新增面積5%,它的潛在市場規模就達1萬億,這個市場足夠大。”

關于地源熱泵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應用,來自山東省建筑設計院副總工李向東在發表題為《新綠建評價標準下的地源熱泵系統設計》的講話中談到,新舊綠標從適用范圍來說,舊綠標適用于住宅和公建里面的商場、辦公、旅館,而新綠標是適用于各類民用建筑。其中,“新綠標增設加分項,鼓勵綠色建筑技術、管理的提高和創新。”當前,地源熱泵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已呈加速之勢。

據曹耀峰介紹,最近中國工程院正在做的課題為“中國地熱能發展的規劃布局戰略研究”,“我們要研究各類地熱開發,利用技術和模式,使用的邊界以及投資運行成本對比,在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用宏觀思維,兼顧南方北方、東部西部,地上地下、深層淺層來做好這篇文章,做好產業布局,提出有價值的咨詢報告,也給地熱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曹耀峰說。

“為了強化和推動規范地熱的發展,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16年5月正式組建了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曹耀峰介紹,目前正在著手提出地熱領域的國家標準、發展規劃、地區標準,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將大大推進中國地熱產業發展的科學化、規范化。

從宏觀上講,“十一五”規劃第一次把風能和太陽能納入規劃,當時的技術也比較低。十年,它漲了103倍和635倍。曹耀峰院士向《地源熱泵》雜志記者講道,地熱能是“十三五”第一次納入五年規劃之中,從太陽能、風能開發編制規劃十年的發展速度不難看出,“地熱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十年中不可限量,‘十三五’地熱的春天來了。”

“我們應重新認識地熱在新常態下的作用,”曹耀峰院士指出,地熱資源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新常態下的能源結構調整、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治理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需要重新的給予認識和定位。

陸特能源夏驚濤董事長在發表主旨演講中指出,“未來地熱能對全球能源結構調整,以及對世界經濟進一步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可再生能源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活力。”

建言獻策共謀發展

地源熱泵行業面對戰略機遇,如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提高我國地源熱泵行業整理競爭力,是擺在業界面前的重要課題。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在會上激烈的思想碰撞,共同探討了行業發展之路。

“地源熱泵行業發展要靠科技,沒有科技指導,單憑包工頭式的經驗是行不通的。”汪集晹院士講述了科學發展的重要性,“我們要把淺層地熱能技術和中深層的地熱能開發利用要結合起來,在應用上也要深淺結合,這些都要靠科技。若對地源熱泵要綜合利用開發應用,其能源效率能夠達到70%~80%。”

另外,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田廷山指出,地熱能開發是一個多學科的融合,是整個科學技術和企業商業運作的整體結合。“地熱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如果傳統地熱不和高新技術相結合,那么它的發展要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來,由于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在很小的地塊上就會有大量應用地源熱泵的工程。沈陽市地源熱泵協會會長郭曉朝在會上指出,安全合理的應用地源熱泵技術是保障這項技術的前提,而科學規劃好地源熱泵的應用可以保證其持續穩步發展。“否則會大大損害該項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浙江陸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驚濤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去吸納更多高級的人才進入和投身于這個行業。”他說,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這個產業,才能把地源熱泵產業蛋糕做得更大。“另外,技術壁壘也應該打破。”夏驚濤說,“技術只有共享才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思想只有碰撞才會閃出更多的火花。”

夏驚濤認為,在地熱能領域,“產”、“學”、“研”的結合非常弱,下一步要注重讓“學”和“研”為“產”服務的理念。他還表示,政企合作在地熱能領域比較弱,“政企合作可能是未來五到十年地源熱泵產業突破瓶頸的關鍵因素之一。”

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在第八屆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會上分析認為,根據當前的地熱能發展現狀,行業需要人才,需要技術,需要裝備。“它的背后就是科技改變中國,創新驅動未來,地熱能是跨界融合,跨界競爭,跨界合作。”徐錠明還指出,互聯網時代就是自由人的結合體。今后要依靠互聯網,依靠“互聯網+”,讓地熱能開發走向智能化、智慧化。

歷經20年發展,地源熱泵行業企業數量從寥寥數家遞增至幾千家。鄭克棪表示,“‘十三五’地源熱泵要大發展,光憑企業的積極性是不夠的,更需要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支持。”

鄭克棪建議,除了過去的建筑節能示范項目、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等支持,及合同能源管理獎勵政策等,還希望出臺適應新發展的新政策。另外,一些過去的優惠政策也需要落實,例如地源熱泵享受民用電價,“有的地方實施了,有的地方電力部門不接受國家能源局的文件,還需要改進。”

“行業如何更好地往前發展,那就需要資本的力量。”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PPP投資中心執行主任史金忠在發表題為《PPP在地源熱泵項目中的運用》演講中指出,“只有技術、管理和資本進行融合,才能讓這個行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史金忠認為,目前地源熱泵行業中企業還是單兵作戰的比較多,在產品研發環節用力比較多,在系統整合和融資方面的研究比較少。“這個行業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是能把行業推向一個更高水平的。”

對于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面臨的挑戰,多吉院士在會上分析指出,我國高溫地熱資源勘查嚴重滯后,中低溫地熱資源勘查不能滿足開發需求,勘查工作滯后導致科技體系及規范標準不完善。他還表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我國目前還未出臺一部專門性地熱資源管理法律或行政法規,立法沖突造成地熱多頭行政管理和企業重復交納稅費,不利于地熱能行業發展。

國務院參事徐錠明指出,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方針告訴能源工作者四個擔子——綠色發展的踐行者、生態紅線守護者、無碳能源開發者、持續發展推動者,這是每一個能源工作者肩上的責任。我國地源熱泵及地熱能行業,在已取得矚目成績的基礎上,未來需要更多的“能源工作者”攜手共進、開拓創新,共同迎接地源熱泵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十三五”,地熱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