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立足風口遙望環保 未來10年或遵循三大態勢

2016-10-10 09:34:20 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

中持環保創始人許國棟先生對環保產業未來十年的發展作出三大預判:未來十年,環境大建設可能是需要大家共同詮釋的一個話題;簡單說,未來十年,是技術與產品大發展的時代;未來十年,環保產業跨界與融合是一大趨勢。

“企業家的使命,就是在特定行業,整合資源,創新發展,創造客戶。并在此過程中尊重、發掘、成就人的價值。未來,環保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企業,靠市場,靠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去勾畫完成,去把這個社會對生態環境巨大的需求轉化為市場,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中持環保創始人許國棟先生表示,旨在與環保創業者、從業者一起分享、探討、前瞻未來十年環保產業的樣子。

預判一、環境大建設

未來十年,環境大建設可能是需要大家共同詮釋的一個話題。

環境之路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污染治理,讓污染物不要排放到環境中去;第二個階段是環境修復,是把已經進入環境的污染物去除掉,使環境處于一個安全、可持續的水平;第三個階段是環境建設。

我們人類好的生存、生產、生活環境,絕不是原生環境的延續,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通過建設和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安全、舒適、可持續的環境。雖然這些階段可能是交叉的,并非割裂的、獨立的,但大體來說,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環境建設時代。基于我們國家的政府行動比較大,鋪開的面也比較廣,參與的人群也很多,所以我就給環境建設加了一個“大”字,叫“環境大建設”。

那么,這個時代有什么特征呢?大體上來說,治理、削減污染物、修復、建設、創造等幾種行為將會并存,具有綜合性和技術性。這么說可能比較概念化,舉個例子,比如,黑臭水體治理包括排放口治理,污染物削減,水體恢復、清淤,以及可持續等,除此以外,還會涉及一些很重要的方面,比如水系整體處理,生態景觀建設等,因為生態景觀建設為人服務,因此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景觀跟人的親和性和可進入性,休閑性,那么細想之下,這些事情是非常綜合和復雜的,這種形態就是典型的環境大建設。

區域制、海綿城市等都是環境大建設的內容,是一樣的概念,它們都是在去除、在更改、在添加、在重新規劃、在重新設計、在重新創造,我想未來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這種形態將會在我們國家持續下去。

在環境大建設形態下,與產業有幾個結合點,一是環境大建設的模式一般以PPP形式為主,承擔這種環境大建設的主體單位通常都是國企,資金使用量很大,盤子很大,持續時間很長。

這種模式有一個特點,業主功能模糊不清,就是誰在給誰花錢,誰在給誰辦事模糊不清,這都是產業發展的特點。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可以思考我們能做什么,或者能做出怎樣的改變。比如在環境大建設中,非常缺少設計規劃人才、綜合性人才,非常缺少生態景觀和污染物治理的結合,非常缺少在環境方面有創造力的人才。二是在大建設中,確實會用到很多各式各樣的產品,比如大家知道的傳統治理以及雨水的設備等,還有很多大家不太注意的產品,比如植物,花花草草等一些帶生態功能而特定培養的植物,它們的生產、銷售、培植、維護等,這些都是新的業態。

上面講到的業主功能模糊不清,會給很多企業帶來壓力,由于忽視質量和長遠效益,使得一些具體的供應商面臨更大的壓力,他可能會在乎便宜的價格,而非長遠的利益,這些都是大建設時代的一個特征。一言以蔽之,未來十年,環境大建設可能是需要大家共同詮釋的一個話題。

預判二、技術與產品

簡單說,未來十年,是技術與產品大發展的時代。

首先,要搞清楚技術與產品發展與什么對應,與之相對應的是服務業。過去十幾年,我們發展的主流是服務業,而不是技術產品,兩者的特征非常鮮明。技術產品的特征是可以遠距離銷售,服務業特征是必須近距離面對和服務客戶,必須跟客戶黏在一起發展,所以過去的EPC,運營管理等,都是典型服務業。過去十幾年是服務業充分發展的十幾年,所以發展的主要標志,主要的一般性能力是在市場上能否拿下一個項目,這是過去十年最看重的事情,也是產業最重要的特征。

產品的特征是遠距離傳輸。這就好比產品是茶,服務業是茶館。曾經聽過一個理論,產業規律是在服務業成熟發展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有技術產品的成熟發展。如果一個行當服務業發展的很差,就不會有很好的技術產品。看一個產業服務業客戶的增長率是不是在降低,無論水業、垃圾處理業,如果單看客戶是否增長,我相信主要的公司都是在增長,但是可能增長率都是在下降。

實際上在中國,特別是水行業、固廢行業,他們的大客戶和主流客戶基本上在第一階段都名花有主,后面你能夠再發展的客戶,從數量和規模上都相當有限。追求增長是企業的本質,當客戶的增長趨勢明顯受到遏制的時候,企業自然會追求內部效率帶來的增長。可能這一屆的總經理還在注重客戶增長,到下一屆的總經理,他做做規劃,研究下市場,就自然會權衡客戶增長的價值和追求內部效率的價值,而向提升內部效率做出傾斜。

另外,我想說說技術和產品之間的關系。很多人都說,我有技術,可是卻很難銷售出去,其實一般來講,單純的技術確實很難賣出去。我很多年前去加拿大渥太華的創新中心,老外說的第一句話就非常精辟:我們這里有很多創新的技術,希望你們了解,希望你們能把它應用到你們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中去。這是對技術最典型的表達。技術的出路在哪?就是把它運用到解決方案和產品中去。比如,對我來說觸屏技術不太明白,但是制造成蘋果手機我就能很直觀地感受到觸屏技術的優勢。

這是理論,接下來我將對未來做出預判,未來水處理技術的制高點在中國,未來中國在水業全球領先的技術與產品將達到50%左右。這不是恭維,這是有客觀規律的,因為我們有巨大的市場體驗,有一定的經濟水平,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隊伍,后面的增長就是靠技術創新,所以水業的制高點將會在中國。

在技術與產品發展這塊,我想和創業者交流一下。接下來,我們在技術與產品發展這塊,需要有戰略縱深,通俗講,就是我們需要用很多年做一件事。在形態上,我覺得未來十年我們國家也有可能出現像歐洲那樣的小家族企業,一個家族就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這需要國家從更高層有一些引導方式,使得創業者和主要的參與者在長期做一件事的過程當中,就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收益,而不是說十年我把設備做到國際水平才能有比較好的收益。這是我們需要形成的創新型生態環境。

我相信未來很多的創業者應該從技術和技術應用上下功夫,而不應該太關注我賣出去了多少設備,特別是年輕的創業者,不要在商業模式上下太多的功夫。90年代,創業的模式是通過銷售,如今的模式應該更多的關注技術的使用,好好地研究好一門技術,泡好一杯茶。

預判三、跨界與融合

未來十年,環保產業跨界與融合是一大趨勢。

“界”是人為分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效率。我們國家的界分得比較碎、比較細,部門比較多,因此跨界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這么多年做環保發現,很多時候做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要與另外一個界對接的時候對接不下去。舉例來說,污泥處理。污泥處理完后需要對接,是對接填埋場,還是對接農田,對接不下去。再比如,我們國家目前最大的污染源,可能沒有之一,就是養殖業的污染,各種畜禽糞便。

畜禽業解決不好很大的問題是農業和畜禽業對接的問題。我們的很多技術從德國學來的,為什么德國能做,因為他們整個社會的結構合理,畜禽業和農業能基本對應上。而我們很多情況下都對接不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更多跨界的機會,融合在一起的價值的提升、放大,還有不同行業價值的不同。

我時常舉一個例子,比如農業,種一畝地一般來講掙一千塊錢,但是如果這一畝地當中,起到多少環境保護的作用,比如消除了多少餐廚垃圾,環保上可能一年能給兩千塊錢,這就是跨界融合帶來的價值提升。再比如,如果我們將河道治理與生態景觀結合,形成了非常好的人居環境而帶來的價值增長也非常大。

我認為,未來環保跨界融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和農業的跨界,另一個是和能源的跨界。秸稈處理,秸稈和畜禽糞便協同處理,這些在歐洲比較成熟,厭氧消化、發電,農業和能源已經完全融通起來。再比如,生態建設和養老產業的結合,垃圾填埋場和高爾夫球場的結合。

最后,我想總結一個感覺,大概2000年左右,我國就提出要將環保產業打造成國家支柱產業之一,開始我并沒有太相信,但是最近兩三年,我開始相信,我認為,環保產業完全有可能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因為在經濟發展的增長中,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整個社會福利的追求當中,特別是人們對生態環境抱有好的、客觀的需求,這種需求非常大、深、廣,在這種需求下的投入會非常非常大。

當然,這個需求能不能良性地在商業中發展互動起來,還需要很多要素的支撐。一是離不開一定的政府要素,雖然環保行業需要政策,但我認為并不需要很多的政策,對于政府而言,可能最重要的是對社會與生態環境相關的主要資源能給出前瞻性的價格和價格趨勢,另一個要素我認為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企業,靠市場,靠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去勾畫完成這項工作,去把這個社會對生態環境巨大的需求轉化為市場,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