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炭去產能效果的顯現,煤價持續回升。近期“煤炭保供” “穩定煤價”等煤炭行業黃金時代的熱詞再度頻見報端。但專家提醒,如今不比從前,煤市眼前的火爆主要是短期供應調整所致,未來煤炭消費減少是大趨勢,長效“控煤”應讓市場化手段發揮主力作用。
在11月1日于京召開的“2016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與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上,由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等20多家機構共同推動的“中國煤控項目”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應控制在35億噸以下,相對于2015年39.65億噸的水平而言,意味著未來4-5年,我國煤炭消費量還將減少約5億噸,這無疑給業界剛剛燃起的樂觀預期潑了一盆冷水。
自今年6月初以來,我國煤炭價格步入持續上漲通道,截至10月26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93元/噸,環比上漲16元/噸,再度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僅半年時間,煤價較低點時期上漲300多元,漲幅在七成以上。
但從供需兩方面情況綜合分析,本輪煤價上漲,主要是供應側煤炭產量減少所致,國內煤炭需求并沒有明顯改善。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共生產原煤24.6億噸,同比下降10.5%;全國煤炭消費量28.4億噸,同比下降2.4%。這與國家推進煤炭去產能政策密不可分。
按照部署,今年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為2.5億噸。截至9月底,煤炭行業退出產能已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F在看,政策的短期效果已經顯現,但與會專家認為,長期看,中國的“控煤”形勢依然嚴峻。
“中國煤控項目”報告顯示,煤炭消費對二次PM2.5的貢獻為56%,我國煤炭消費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42.44億噸)后出現快速下滑,2014年煤炭消費同比下降約3%,2015年繼續下降3.7%,預計今年煤炭消費降幅減緩,為2.5%左右,主要原因是鋼鐵水泥等高耗煤產業的煤炭消費量有所反彈。
與會專家認為,“控煤”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僅憑政策推動,雖然能在短期內快速起效,但終究被動。煤炭行業目前已形成相對開放的市場,應該著力培養市場的自調節能力,讓市場化手段成為長效“控煤”的主角。
按照規劃,2017年我國將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目前,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建設,碳配額分配等工作正在進行中,城市燃煤消費總量與配額交易制度統籌設計,在業內看來,應是未來市場化“控煤”的重點關注方向。與會專家透露,目前全國碳排放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前獲批,未來我國碳市場交易潛力巨大。
;除此之外,綠色金融也是“控煤”的有力手段之一。以山西為例,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煤控項目”研究的樣本煤炭企業貸款余額476億元,同比減少6.2%,助力煤炭去產能。從全國范圍來看,自年初至7月中旬,我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已經達到750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同期綠色債券發行量的33%,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
但據業內人士反映,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債優先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債仍有不少限制。希望將來綠色金融債的審批能夠基于項目本身,而非側重于企業所有制,這樣會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長效“控煤”,綠色發展的行列。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