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關部委出臺的《關于光伏發電扶貧工作意見》對我國光伏扶貧作了精確規定。2020年之前,重點在前期開展試點的、光照條件較好的16個省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包括殘疾人)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條件好的貧困地區可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因地制宜推進實施。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光伏扶貧是造血型扶貧,只要發了電,電網都能收購,因此比較穩定,能夠保證貧困人口的收入。
各省積極開展光伏扶貧
光伏扶貧最早于2013年在安徽省金寨縣試點。2014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于組織開展光伏扶貧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后,河北、山西、甘肅、寧夏、青海等五省區進入試點范圍。去年,國家能源局專門規劃1.5GW的指標用于光伏扶貧項目。試點成功后,國家正式推進。
山東省制訂計劃顯示,《山東省光伏扶貧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16年至2018年,通過3年集中組織開展光伏扶貧工程,力爭惠及1000個扶貧工作重點村、10萬個貧困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辦表示,光伏扶貧試點項目計劃每25千瓦扶持1個貧困戶,至少保持20年的扶貧模式,可精準扶貧2.88萬戶約14萬人,確保貧困家庭穩定脫貧、可持續增收。
湖北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根據“實施方案”,2016年至2019年,湖北省計劃在全省已建檔立卡貧困戶屋頂或周圍空閑地安裝3至5千瓦的戶用分布式光伏系統,重點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與建筑物相結合的戶用式光伏發電系統,發電收益歸貧困戶所得。
同時,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因地制宜實施小型光伏電站扶貧,利用建檔立卡貧困村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建設50至100千瓦左右的小型光伏電站,發電收益歸貧困村或貧困戶所得。在20至25年內,每年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提供穩定的現金收入。
目前,國家規定湖北省2016年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為0.98元/千瓦時,省級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0.25元/千瓦時(補貼5年)。據測算,目前光伏發電項目每千瓦投資約8000元,25年年平均收益約1000元,建設3千瓦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約2.4萬元,25年年均收益約3000元;建設50千瓦小型光伏電站,投資40萬元,25年年均收益約5萬元。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甘肅省“十三五”光伏扶貧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甘肅省2016年光伏發電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全面啟動甘肅省光伏扶貧工程。
《規劃》指出,光伏扶貧工程是長期穩定增加貧困戶收入的一種重要方式,是保護生態環境、轉變農村用能方式、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規劃利用5年時間,按照政府扶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戶自愿參加的原則,重點在定西、天水、慶陽、臨夏、平涼、甘南、白銀、蘭州、武威等9個市(州)的48個貧困縣(區)和酒泉市的11個整建制移民鄉實施光伏扶貧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及種植、養殖、漁業相結合,利用荒山、荒坡等土地資源,建設每戶3千瓦、共計5萬個戶用分布式發電系統和每個約2萬千瓦、共計50座的集中式電站,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5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并網裝機容量105萬千瓦。探索開展飛地光伏扶貧和利用現有光伏電站扶貧工作。按照集中式電站每1萬千瓦帶動一定數量貧困戶的安排,集中式和戶用兩類電站共將帶動占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總量的9.1%、計9.2萬貧困戶(包括無勞動能力戶和殘疾人等)持續20年增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河北省發布《2016年光伏扶貧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將重點在45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燕太特困片區縣實施光伏扶貧工程。計劃通過光伏扶貧惠及貧困人口不少于4萬人,建設光伏扶貧電站200萬千瓦,原則上每個貧困縣建設光伏扶貧電站規模不超5萬千瓦。
今年山西將安排1.5億元,在58個貧困縣的300個貧困村建設100千瓦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山西將光伏扶貧試點進一步擴大到3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22個省級貧困縣,并安排1.5億元資金,在300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分別建設100千瓦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根據測算,建設一個100千瓦的光伏電站需要90萬元左右,省級補助50萬元,剩余40萬元將利用扶貧資金進行配套,貧困戶無需承擔建設費用。
銀行加入光伏扶貧陣列
林伯強認為,光伏扶貧不只是對貧困人口起到作用,對光伏企業也是巨大的利好。
2015年,全球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2900萬千瓦,同比增加29%,新增裝機容量達到5060萬千瓦,同比增加25.6%。中國在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為1513萬千瓦,同比增長42.7%。企業可以借此增加銷量。
業界認為,要實現“2020年前,確保16個省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確保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資金來源是重中之重。
國內有三家政策性銀行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了《政策性金融扶貧合作協議》。分別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另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加入了光伏扶貧的陣列。
地方性銀行也紛紛發放光伏貸款,支持農戶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目前推出光伏貸款的有浙江諸暨農商銀行、金華成泰農商銀行、臨安信用社、龍游農信聯社湖鎮信用社、山東慶云農商銀行、安徽阜南農商銀行、浙江海寧農商銀行、農行江西分行,安徽霍邱縣光伏小額扶貧貸款,江西贛州銀行精準扶貧光伏項目貸款,浙江龍游縣“幸福金頂”小額貸款,山東淄博郵儲銀行“光伏小額貸”,浙江磐安縣農信聯社“光富貸”,浙江桐鄉農商銀行“綠能貸”,山西澤州農商行“光伏扶貧貸款”,浙江玉環農村合作銀行“光伏貸”,浙江象山農村合作信用聯社光伏貸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山區農村地區空地大多都是農業用地,這是不能被光伏建設所使用的。而貧困地區的房屋、基礎設施及條件也較差,安裝光伏系統時很容易有風險,目前還無法改造,這是光伏扶貧面臨的現實問題。”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是建設光伏電站的理想場所,相關公司要根據政策分步驟進行,不能急于求成,特別是不能碰觸到法律的紅線,不能利用耕地進行光伏扶貧項目,這需要光伏企業和地方主管部門進行協商。”
除了單純的發電,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發電扶貧可以和農業等結合起來,光伏農業走的是電力和農產品的雙重盈利路子,不同于光伏電站或農業大棚單獨的盈利模式,效益也相當可觀。
據記者了解,某地在大棚上建光伏發電站,每座大棚投資30萬元,項目合計總投資為900萬元。每年項目可發電120萬千瓦時,售電效益為140萬元。蔬菜種植、觀光、采摘每年可實現利潤50萬元,利潤總額達到190萬元。單純的光伏電站一般8—10年可收回利潤,而光伏農業大棚約4—5年就可以回收成本,實現盈利。以25年的使用期限計算,光伏農業項目后期的盈利能力十分顯著。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