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劉燕華:加強低碳技術與市場的結合

2010-05-09 20:21:09 中國能源網

 中國能源網訊: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于5月8日上午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在5月9日下午進行的“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總結大會上,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先生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劉燕華:尊敬的主席各位專家,請允許我代表第四組匯報一下第討論情況,第四組的題目為低碳能源創新與技術轉讓。共有來自于美國、巴西、日本、德國、中國、亞行的六位專家進行演講,另外還有六位專家作為論壇的嘉賓,對許多問題進行了討論,我們上午討論一共針對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能源危機,第二是技術出路,第三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第四國際合作。

第一點,能源有了危機,我們認為由于最近一段時間能源的危機使世界顯得相對脆弱也有很多風險,比如油價最近幾年飆升。1999年每桶石油10美元,到2002年達到70美元,08年140美元,現在在80美元左右。現在石油價格每上升或下降一次都對世界經濟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也就是說能源供應已經變得非常敏感。第二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增長量過高,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都在提高,都想更多消耗能源,但傳統的消耗能源方式是不能維繼了。如果全世界都按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耗的水平的話,那地球就不存在了。另外也講對某些產業,有些傳統產業也可能沒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比如中國,中國要發展傳統汽車,每年能供給的石油總量就是4億噸,就是說有1/3是供汽車使用,1.3億噸,每輛車要消耗2噸汽油,中國傳統汽車擁有量就是6500萬輛到7000萬輛,現在已經達到了7000多萬輛,就可以考慮明年后年還有許多汽車進入市場,那可能明年后年開始就是石油的供應就會出現緊張了。因此考慮從汽車這個問題想到其他產業,高耗能產業今后的發展空間是相當有限的。

隨著傳統產業的結構發生變化,能源供應不上了,我們其他的經濟結構是不是也產生變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今后隨著能源的供應供需關系的變化,人們生活生產方式都會產生系統改變,這些改變包括產品、供應鏈、市場格局。那么隨著新的轉變,就有很多新的技術創新工作需要緊緊跟上。

第二個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出路在哪,其中重要出路之一就是技術,我們談的技術不是簡單對一個產品的開發或者某一個環節的技術,講的是技術鏈,這個技術鏈包括研發階段也包括產業鏈各個環節,同時也包括市場鏈。應該把研發鏈、產業鏈、市場鏈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講技術出路在于系統技術的出路。講到能源問題,就要考慮,一個是解決多元化的能源,既包括清潔能源也包括再生能源,也包括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除了多元化的能源供給,還要考慮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能源的管理以及減少奢侈浪費。我們認為通過有效的管理可以大大節約能源,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除了技術的開發之外,有些規則也要納入整個技術開發體系之中。我們預測,今后的能源技術一個是要瞄準更高的技術,第二要推動可持續性,還要想方設法使技術市場化,特別是金融體系跟上。

第三個結論討論的是技術與經濟的結合,我們認為目前低碳能源技術在經濟的可行性之所以實施的不太好,可能有一些基本障礙。第一個障礙,技術可行性可以但技術不可行的技術相當多,也就是說許多實驗室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進入市場,技術的開發還沒有完全到位。第二個問題有些技術可行,經濟也可行,但系統不可行,整個經濟運作模式不可行也阻礙了技術的開發。比如講的是太陽能光伏電池,不能上網,所有的發電都不能實現經濟可行性,這類問題也需要解決。既要解決技術問題、經濟問題,又要聯系到基礎設施問題。還有一個障礙,就是技術轉移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商業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很多專家談到,許多的技術是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如何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術,怎么通過梯度轉移,形成價格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就像章京都議定書提出的,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這個問題實際上還沒有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根本解決。

我們談到的技術與經濟,這里談到一個問題,就是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技術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亞行代表專門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到,在發展中國家經歷了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之后,他們也總結了很多傳統的綠色、環保、適用的技術開發,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要注重自己的傳統技術。正是因為發達國家有了先進技術,發展中國家有了很多傳統技術,因此有很多技術轉化工作相當重要。我們認為目前世界范圍內,技術成果轉化還有所缺位,一方面指的是產品工程設計非常少,做的不夠,有些技術的價值評估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就像剛才第三組總結一樣,沒有形成共識,有些標準和規范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工作。

第四個問題談到的是國際合作,我們認為今后低碳能源的建設要與國際合作密切相關,國際合作中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真正實現平等互利。第二點要在國際合作中體現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這里既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責任,同時在政府內部也要明確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政府社會企業要承擔不同的責任。特別是政府,要在低碳能源發展方面有效組織制定規則、政策,鼓勵社會和企業完成低碳轉型。第三加強南南合作,特別注重南南合作過程中有許多不同的國家他們有各自的優勢,這些優勢是可以互補的。最后一點,在技術合作中,也要借鑒京都議定書之后的成功經驗,一些日本專家提到,GI和CDM項目在世界上運行了一些時間,有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推廣的。

最后我們對這次大會表示贊揚,特別是對這次會議的組織方表示感謝,對各位的參與者貢獻表示感謝,謝謝。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經濟 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