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國,卻是最不可能重復的。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其著作《激蕩三十年》中有過這樣的表述。
而對新奧集團掌門人王玉鎖來說,從1986年開始創業做液化氣業務、從天然氣的下游做起,1992年開始做城市天然氣,1999年走出廊坊全國布局,2001年5月在香港上市發展加速,目前業務已覆蓋150多個城市。作為變革著的中國能源經濟領域參與者,他整整三十年的人生光陰同樣在做著一場巨大的“試驗”。
三十年創業與守業,三十年實踐與思考,今天,他這樣回顧自己在能源領域摸爬滾打的30年:“有愛有恨。愛,我在這個行業起步、發展;恨,這個行業的粗放式發展帶來很大的問題。從我自己在能源行業的學習、理解、經營實踐來看,確實到了一次需要革命的時候。”
能源革命的目標
清潔、高效、經濟、安全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與此同時,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能源國際合作成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利用史,從幾千年前的薪柴開始,到煤炭、油氣、可再生能源,都圍繞著解決能源“有沒有”的問題。我看了一個數據,2011年世界五百強前10名,8名是能源企業,這說明以供給為核心的能源體系在全球都非常明顯。這種供給為主導帶來很多問題。”在王玉鎖看來,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作為能源領域的“老人”過了知天命的年紀,王玉鎖也在不斷觸電新的技術和認知。在接受人民財經專訪時,王玉鎖這樣表示,“我現在有一種感覺、特別深厚的感覺,就是在我去國外跟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科學家們交流時,感到能源領域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現在就是這場技術革命的前夜。”
豎井低效、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在王玉鎖看來,克服傳統能源供給頑疾的解藥在于技術,而這也是決定能源革命成敗的關鍵。
“傳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又是給我一個很大的觸動,當然互聯網對新奧這么一個危機意識很強的企業來說更加有觸動。我們總說,要說新奧被能源企業、燃氣企業打敗,我覺的不太可能,但是要被互聯網企業打敗,是很有可能。”據他介紹,除了自己不斷研究互聯網知識、學習互聯網技術,今年新奧的戰略報告也是完全互聯網化的一套發展戰略規劃。
本月14日,在出席第四屆弘毅論壇時王玉鎖表示,依托完整的能源產業鏈和清潔煤的應用技術,我們正抓住這次互聯網帶來的機會,為把天然氣網變成能源網努力奮斗。談起能源革命的目標,王玉鎖給出了這樣的界定:構建清潔、高效、經濟、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
而這個目標的背后,同樣是王玉鎖領軍的新奧集團多年以來的實踐之路:在上游,新奧擁有自主創新煤基低碳清潔能源生產技術以及海外氣源;在中游,新奧正在建設目前唯一一座中國民營企業投資的舟山新奧液化天然氣接收及加注站,并成功運營全國首家液化天氣交易平臺“好氣網”;在下游,新奧有1300多萬居民用戶、61600多家工商業用戶,并在全國17個城市為客戶提供泛能規劃、泛能站、泛能微網等互聯網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能源革命的路徑
打造能源共享新生態
“開放、共贏、共享、透明”是王玉鎖時常掛在嘴邊的幾個詞,這是他對于能源革命的自身領悟。
“習總書記給我們指明了道路,就是要改變以前以供給為主導,形成以消費為主導。”王玉鎖認為,正確理解“四個革命”的內涵并付諸積極實踐是能源革命成敗的關鍵:
消費革命要通過在消費端進行全價值鏈的能量開發,打破原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界限;要通過貼近消費者的多能轉化設備來打破能源豎井。“大家家里都用能源,比方說用天然氣燒水做飯、洗澡、供暖,基本上是三個設備。而一個設備能夠實現最好;在自己不用電的時候,可以用互聯網把電賣掉。相對于天然氣來說,我們是消費者,但是相對于電來說,我們就是供給者。”
供給革命要實現可再生能源和以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融合,推動形成清潔的、低碳的能源體系;在能源輸配方面,未來將以分布式為主體,去中心化,集中式逐漸縮小。“傳統的理念是越大越節能,當時技術所限也的確如此。隨著太陽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一定要用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方式來支撐能源整體運營。”
技術革命的核心就是小型能源系統要顛覆大型能源系統。無論是小型微型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還是互聯網技術,其要義都是要將單一能源變為綜合能源,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同理,體制革命的核心就是用市場化改革來推動能源體制的發展,激活了體制,將單一固化的管理模式變為綜合靈活的模式,也就為能源革命掃清了障礙。
如何推動能源革命,新奧也有自己的秘訣,泛能網就是一個創新實踐。“泛能網的核心在于能源轉換。用技術、用裝備的提升催生氣、電、熱三者的化學反應,實現真正的綜合能源。”
談起泛能網,王玉鎖滿心期待,他將泛能網模式總結為三句話:第一,為客戶提供多能互補的泛能基站;第二,利用信息網絡和氣、電、熱、水物理網的結合,搭建泛能基站的互聯互通;第三,形成以儲能為支撐,多能互調,并且互聯共享的能源模式,實現清潔經濟高效安全的目標。
據了解,去年國家標準委批準新奧集團建設了全國第一個“國家泛能微網標準化示范區”,通過打通區域內商場、酒店、辦公、學校等多業態供用能壁壘,以系統能效管理推動互聯互調、余能交易。如今,泛能網已經建成了青島中德生態園、廊坊生態城等示范項目,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年總節能量、能源綜合利用效果等方面都形成了良好的項目效果。
“連接海量的用供能主體,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用戶消費角色和供應角色的自由切換,提高能源設施利用率和整體能源效率,為所有參與者創造價值。”王玉鎖正在引領著新奧創新打造能源共享的新生態,這是“激蕩三十年”后他新征程的起點。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