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陜西省工業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供給側產業結構性調整已成為當務之急,誰先破陣誰將贏得先機。陜西有著豐富的能化資源,但長期以來,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為解決這一困境,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個轉化”的發展理念,即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
陜西十三五期間,將建設大型綠色煤炭基地、清潔煤電基地和煤油氣綜合利用基地。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繼續鞏固能源化工產業支撐作用,推動能源化工高端化發展,實現能源大省向能源強省轉變。
陜西省成為全國煤制烯烴、煤制油第一大省
雖然能源行業的寒冬還沒有完全過去,但目前已有轉機的跡象。從全球看,煤炭、鐵礦石、化學品和鋼鐵產品,自去年七月份以來普遍漲價。從國內來講,去產能、去庫存,使煤炭、鋼鐵價格出現了恢復性增長。從陜西省統計局的數據來分析,煤價上漲和煤化工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給我省穩增長帶來有力支撐。
當前,我省經濟形勢正在呈現階段性積極向好趨勢。華商報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2016年1至11月份我省新能源領域完成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90%。特別是受煤炭價格提升和穩增長政策的影響,我省能源工業增速降幅收窄,緩中趨穩。改變來自于我省的供給側產業結構性調整。
面對傳統能源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疲軟和產能過剩,“十二五”期間,我省集中優勢力量,在現代煤化工領域率先實施突破,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2015年底,我省建成4個大型煤制烯烴項目,成為全國煤制烯烴第一大省,2016年完成產量290萬噸,為穩增長作出重要貢獻。代表當今煤制油產業發展水平的煤炭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油煤共煉)、煤焦油加氫制油、甲醇制汽油(MTG)等4種典型煤制油工藝的10個示范項目在我省全面建成,總產能達到300萬噸,成為全國煤制油第一大省。在精細化工領域建成多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項目,2016年,我省化工產業預計可完成產值1350億元,同比增長約20%。
新型煤化工發展的前景和潛力很大
當前,在我省工業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供給側產業結構性調整已成為當務之急,誰先破陣誰將贏得先機。陜西有著豐富的能化資源,但長期以來,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為解決這一困境,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個轉化”的發展理念,即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
在我省經濟仍面臨能源投資增速持續下滑趨勢的壓力下,穩投資、穩工業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省政府辦公廳巡視員郭衛東此前在研討會上提出建議:一是持續推進工業強省和項目帶動戰略。應借鑒周邊省區陸續開工一大批高端煤化工項目的經驗,抓緊在榆林、延安、關中再發展一批煤制烯芳烴及下游系列產品項目。同時積極支持在延安、漢中再提早謀劃一批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項目,支持商洛、渭南等地已建成的氟化工項目與省內的煤鹽化工、汽車電池、制藥等產業對接,抓緊向下游高端氟材料和新一代氟化學品發展。
“我國煤化工產品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產業鏈可進一步延伸,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新型煤化工發展的前景和潛力都很大。”蒲城清潔能化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培榮說,化工行業同樣需要供給側改革,以需求來影響供給,要調整產業結構,堅持資源深度轉化,在煤炭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上多做文章。
將化工產業打造成為陜西省供給側改革排頭兵
據了解,去年四季度以來,雖然煤價已經比去年年初翻了一番,210國道榆林段又出現了運煤卡車排起長龍,排隊等煤的場景。但是,陜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陜西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0.8%,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和全年低1.8、2.3個百分點,去年下半年以來呈小幅波動式回升。主要生產性實體經濟仍顯低迷。前11個月,煤炭采選、油氣開采、石油加工、電力熱力等具有優勢特色且占比大的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僅增長3.9%、-23.2%、-12.3%、-1.4%,是扭轉經濟不景氣亟需幫扶解困的重點和難點領域。
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如果經濟出現回暖,預計石油天然氣及其制品、煤炭及其高效加工能源產品,銷售會進一步增長或逐步由負轉正增長。但是考慮到美元指數震蕩走強會對商品價格上漲形成阻力,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很小,將維持寬幅震蕩、整體小幅上揚的走勢。
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能源價格回升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轉變經濟發展理念,大力促進能源化工產業改造升級,建設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依然任重道遠。“十三五”期間,我省將依托重大項目示范,推廣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煤化工技術,規劃建設一批現代煤化工項目,推動煤化工向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下游產品延伸,力爭將化工產業打造成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
陜西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快速增長
在傳統能源升級改造的同時,新能源在我省也已經快速增長。隨著國家關于光伏補貼、發電上網等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地,國內光伏電站建設持續火爆,推動我省新能源產業快速增長。2016年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已形成以硅材料和光伏組件生產、光伏發電和光伏監測等為核心的完善產業鏈。航天基地已發展成為全省光伏產業主要聚集區,聚集了西安隆基、中電投等一批龍頭企業。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省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去年1至11月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26500輛,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比重1/4,實現產值69.5億元,同比增長95%。在節能環保產業,我省持續對LED照明、余熱余壓利用等領域給予支持。在新能源發電領域,我省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建成裝機達1100萬千瓦以上,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長47%。
榆林、銅川等地市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以榆林為例,2016年不斷加快新能源建設步伐,全市新能源裝機達到542萬千瓦,其中去年新增新能源裝機301萬千瓦。此外,定邊、靖邊、神木還結合實際,制定了新能源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建成并網新能源發電規模占到全市建成總規模的83%,有力地支撐了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