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低碳之路N種城市選擇

2010-05-12 14:42:54 《小康》雜志

什么樣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

3月19日,中國社科院公布了評估低碳城市的新標準體系,該標準具體分為低碳生產力、低碳消費、低碳資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類共12個相對指標。如果一個城市的低碳生產力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認定為“低碳”。

本刊記者分赴山東、江西、廣東等地,探求不同城市的低碳發展之路。沒有一個城市能夠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他們都在努力。正值由《求是》雜志社指導,《小康》雜志社和中國生態小康論壇組委會主辦,自然之友、綠色和平組織、阿拉善生態協會等單位協辦的 “2010第三屆中國生態小康論壇”即將召開之際,在主張環保和低碳的全球背景下,社會各界共同探討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尋求更具持續性發展的新能源產業是大勢所趨。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要走的路,我們都還剛剛起步。

“低碳深圳”的現實考量

深圳作為低碳試點城市,對于全國而言,并無十分普遍的意義,深圳的低碳之路本身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晚上8點半,深圳市內很多地標建筑集體熄燈。在隨后的一個小時里,市民們沉浸在黑暗中,欣賞皮影戲、聽著不插電的民謠吉他彈唱。

這是2010年3月底的一天,和中國另外33座城市一起,深圳參與了“地球一小時”活動。

對于深圳這座經濟迅猛發展的城市,熄燈一小時意味著什么?廣東電網深圳供電局市場及客戶服務部副主任陳海峰給出的答案是,100萬度電,折成煤炭消耗量就是350萬克煤。

深圳對于打造低碳城市充滿決心。

早在2009年9月初,深圳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低碳經濟先鋒城市”的概念。

2010年1月16日,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深圳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深圳轉變發展模式的需要,也是深圳新的發展目標、新的歷史責任”,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在多次會議上反復強調。4月 13日,《深圳市2010年改革計劃》以《政府公報》的形式對外公布,其中包括探索發展低碳經濟的體制機制。

“深圳的低碳發展在全國行動較早,遇到的問題也最早,是在摸索中逐步積累”,綜合研究院(深圳)副院長郭萬達說。

好底子下的難以為繼

“深圳沒有傳統產業的包袱,它的產業基本符合低碳的要求,碳排放強度已經接近日本和英國,起點是比較高的,選擇深圳作為示范點也是希望它在原有好的基礎上做得更好。”廣東科學院院長陳勇對本刊記者說。

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市全市萬元GDP能耗較低,該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其數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能耗的48 %。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對新型清潔能源越來越多的依賴和重視,2006年時,煤電、油電供電量還居于城市終端能源消費的主導地位,僅兩年后,比值已經降低為33.57%。

能源結構的轉型,直接受益于這座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比如在2008年,深圳市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1%,高新技術、物流、金融與文化四大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60%。[page]深圳如同一列和諧號,急速前行,人均GDP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了7倍。

狂飆突進的道路上,它也提前遇到了一些別的城市尚未遭遇的新問題,比如“四個難以為繼”——土地有限,難以為繼;資源短缺,難以為繼;人口不堪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嚴重透支,難以為繼。

“與廣東省其他地區相比,深圳的二氧化碳總量排在第5位,但排放強度明顯低于全省其他城市,政府在發展低碳問題上算是意識比較早,底子確實有,同時問題也是最突出”,在郭萬達眼里,深圳率先走低碳經濟這條路,與“四個難以為繼 ”密切相關。

事實上,而立之年的深圳,從未停止轉型的思考。2010年2月11日,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未來5年深圳將斥資百億推進這三大新興產業發展,總目標到2010年形成6500億元總產值,其中新能源產業年總產值達到2500億元,成為國家新能源重要基地和低碳城市。

“6500億,這相當于再造一個深圳!”郭萬達感嘆道。

非典型樣本

深圳的低碳經濟之路面臨較大的減排壓力。

按照深圳市政府計劃,從2005年開始算起,到2020年,深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長率必須控制在2.3 %~2.8%,只有這樣,到2020年時,整座城市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才能控制在3300~3600萬噸。

顯然這不是一件易事。

低碳經濟轉型道路上,能否更快前行的一個保障,來自于這座城市中的企業,“企業是產業轉型升級,實踐低碳經濟戰略的重要主體。”

在深圳,東部華僑城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樣本。它坐落于中國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華僑城集團斥資35 億元精心打造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早在2000年,該企業便開始規劃自己的低碳之路。

項目初始,就是一條不同尋常的“披荊斬棘”之路——開發山路盡量不破壞原植被,這就給開發進程及成本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東部華僑城之所以“自設障礙”,來自其“創新保生態、生態保創新”的全新開發理念。

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莎莎介紹,園內開辟了生態特色交通,同時充分高效利用能源,如風力發電站群,風光互補路燈及太陽能庭院燈等,每年節電95萬度,14萬平米的濕地采用國際最新的三級水質處理系統,雨水收集系統用于園林綠化、茶田灌溉。

企業廣泛使用低碳技術意味成本的增加,在短期內看不到豐厚獲利的情況下,深圳東部華僑城管理人員也坦言,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低碳發展之路就會顯得猶豫不決。盡管成本巨大,但汪莎莎也有著自己的考慮:“我們要是的低碳理念,同時這也是企業宣傳產品很好的亮點,再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就可以在低碳經濟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盡管在低碳之路上,深圳先行全國,然而在眾多專家的眼里,深圳作為低碳試點城市,對于全國而言,并無十分普遍的意義,“讓中國都發展成深圳這樣的低碳水平,顯然不現實。”陳勇說,對于中國其他發展中和后發城市而言,沒有良好的經濟實力作為后盾,產業結構調整、低碳技術使用、人才引進、政府支持的瓶頸將會更加突出,深圳的低碳之路本身也會面臨一系列挑戰。

目前,低碳經濟發展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典型系統的案例,除了政府推動外,來自國際組織以及全球低碳先行國家的助力也很重要。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氣候組織申報的英國“全球戰略規劃基金項目(SPF) ”——“廣東省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及促進政策研究”項目2009年8月7日在廣州正式啟動。預計在2011年制定出“ 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幫助廣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幅度節能降耗。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處領事Tim hason(韓天恩)介紹,實施該項目的目標是幫助廣東省及深圳市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我們非常愿意支持中國,包括廣東和深圳探索如何在不影響經濟增長(這對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的情況下實現經濟轉型。”Tim hason說。

低碳發展“三駕馬車”

低碳城市的關鍵之處何在?

“低碳三駕馬車”,這是郭萬達給出答案,郭萬達認為,深圳乃至全國低碳發展都必須依托新城區、工業園、老城區這“三駕馬車”,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好的話,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就有了載體。

按照深圳市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的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合作框架協議,深圳光明、坪山新區等地區為試點,承接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政策技術標準試驗和示范任務。

如今,在這光明新區區域內,所有新建建筑均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page]而另一個試點坪山新區,是深圳市東部主要工業基地。它也是繼光明新區之后深圳設立的第二個政府直接管理的功能區,也是作為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將作為創新基層管理改革試點的又一個全新功能區。

從2009年建立之初起,該區就定位于打造“低碳生態之城”,在全球范圍內邀請知名的規劃設計公司參與坪山新區中心區的概念規劃設計,而低碳模式將成為新區發展的重要指標。

郭萬達認為,未來的10~20年,中國的城市化仍然是“蜂速”發展時期,新區作為“低碳第一駕馬車”至關重要。

作為第二駕馬車的“工業園區的低碳”,在郭萬達看來,就是新產業的發展布局,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新能源。

深圳市政府頒發了《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政策(2009—2015)》,目標在2015年新能源(包括核電)發電裝機總規模占全市總裝機規模的一半以上,重點培育太陽能、生物質能、風電及核電配套等產業,設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新能源產品研發,鼓勵新能源產業化。

老城區的低碳建設是低碳城市發展中最實際的一環,被稱為“第三駕馬車”,包括建筑節能、交通、市民本身的消費觀念。

實際上,早在2006年,深圳就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節能條例》,對既有建筑進行大規模的節能改造,新建建筑節能100%達標,2008年,建筑節能減少碳排放95萬噸。

2009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完成了大型公建動態能耗監測平臺首期試點工程,全面啟動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頒布實施了《深圳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方案》,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納入政府年度投資計劃,確立35個首批節能改造項目,改造建筑面積約129.1萬平方米。

首批改造試點項目包括市民中心、市委辦公樓等重點單位。36個大運會體育場館維修改造項目也全部增加了建筑節能改造的內容。另外,全市共確立了44個太陽能示范項目,其中15個為國家級太陽能示范項目。

在這一年,深圳市成功申報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

如今,中國很多城市都在試圖讓城市在低碳的道路上快步向前,也陸續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全球性保護組織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首批兩個試點城市之一的河北保定市,目前已形成光電、風電、節電、儲電、輸變電與電力自動化六大產業體系,新能源企業達160余家。

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目前城市碳生產力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遠沒有達到低碳要求,但這并不妨礙它謀劃自己的低碳之路,這座城市已經制定出《吉林市低碳發展計劃》。

“現在深圳也是在摸索中逐步積累經驗,談經驗還早,我們希望別的城市能看到深圳正在為低碳做的事情,選擇性借鑒一些做法。”郭萬達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