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新能源產業中,光伏發電被認為是最具前景的能源利用形式之一。過去10余年間,我國光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世界第一的典型“中國式”發展;過去5年,我國光伏電站建設以更快的速度“復刻”了同樣的歷程。
“從長遠來看,發展光伏農業對于我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從短期來看,光伏農業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目前光伏產業困境的有效措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
產業的融合,或許能幸運地得到“1+1>2”的結果,但同樣存在“1+1<2”,甚至“1+1<1”的可能。農業“嫁接”光伏,又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呢?
光伏企業作為主體經營光伏農業,更傾向于光伏,還是更看重農業,取決于二者的收益比較。現代農業經營的收益未必比光伏發電低。“光伏發電的收益取決于太陽能光伏板的鋪設面積,相對而言較穩定;農業生產的收益則取決于經營和管理水平,選擇適合光伏農業的產品,引進設施農業、高效農業,那么農業收益將大于光伏收益。”
農為國本。對任何關系到農業,尤其是農地和農民利益的探索,光伏發電會不會與農業爭地,與農民爭利?
據悉,中城銀信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梅河口中城銀信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梅河口中城銀信)正式獲得吉林省能源局光伏發電指標,啟動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三產融合”示范基地,項目占地1580畝,總投資4.55億元。項目集“種植”、“養殖”、“加工”和“新能源技術”一體化,計劃通過吸納轄區內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就業和從光伏發電的電費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杏嶺鎮扶貧工作這兩種方式展開扶貧幫扶工作。
梅河口中城銀信“三產融合”示范基地建成后,預計2017年單畜牧養殖方面將出欄牛5000頭、驢5000頭、雞50000只。此外,在項目建設中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該項目將通過運營光伏電站、膨化秸稈飼料加工廠、農業大棚來充分吸納就業人員,為當地百姓增加大量就業機會;項目建成后,還將從光伏項目上網電價收入提取1分錢/度用于補貼無勞動能力、患有疾病的居民。
項目計劃建設25MW光伏發電站,其中包含15MW林光互補,10MW牧光互補;牧業養殖方面,預計總投資1億元,飼養繁育牛、驢、生態雞;此外,該項目已與當地政府已簽署新增租賃土地約3500畝,主要為經濟林種植基地。其中,1500畝地為榛子種植基地,1500畝地為藍莓種植基地,剩余為苜蓿草、飼料糧等種植。
此外,項目計劃利用3D打印技術建設新型建材圈舍進行飼料加工及畜禽養殖,建設年加工有機肥2萬噸生產線一套,使用梅河口市集體林地約2萬平方米;年加工5萬噸小分子秸稈飼料加工生產線一套,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預計2017年出欄牛5000頭、驢5000頭、雞50000只,養殖圈舍(含保育室、消毒室相關配套)占地約7萬平方米。
農光互補、林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各類光伏項目,在光伏業內被統稱為“光伏農業”。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目前的實踐探索中,光伏與農業的“嫁接”都已被論證和印證是一次前景廣闊的產業融合。推動現代農業加速實現、精準扶貧助力農民致富、突破光伏產業發展瓶頸、實現清潔能源革命等所有的一切都要基于一個前提:光伏與農業深度、有機地結合。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