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跟大家探討三個問題,第一是全球光伏市場回顧。第二是光伏市場的政策意義及政策解析。最后是光伏扶貧產業的發展路徑。
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一路高歌,延續了2015年的迅猛發展態勢。 據統計,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位列全球之首。其中,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同比增速翻一番。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74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9.3%。
分布式光伏發展更是提速明顯。2016年,分布式光伏裝機總量達到1032萬千瓦,躋身“千萬俱樂部”的行列。其中,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同比增長超3倍。
我想著重介紹的是在2014年底12月份,國家能源局出臺了光伏扶貧的意見。說到扶貧,光伏扶貧我想用八個子概括:承諾,精準,資源,創新。
承諾是什么? 習總書記在最近兩年向全社會承諾了一件事情,在十三五末,使我們的可再生能源占比超過20%,向世界承諾要消滅中國七千萬的貧困。我們知道這七千萬的人口是經過之前反復扶貧、調研等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后得出的,就剩下這七千萬了,現在是啃這七千萬的骨頭,這七千萬就是精準目標。
資源是什么?
傳統的扶貧方式都是輸血,比如說給貧苦戶羊,牛,或者給樹苗去種。但是沒有想到牛會生病,樹可能會因為自然災害死亡。現在我們國務院扶貧辦在扶貧過程中,把輸血扶貧變為了造血扶貧,也就決定了今后的扶貧將會向資源型扶貧轉變。
然后是創新,光伏扶貧已漸漸成為了扶貧的一種模式,結合我們對資源的探索,這種探索,光伏扶貧是最終的落腳點。有句話,可能大家沒有聽過,我也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就是說光伏扶貧是既扶貧還能發展新能源的舉措。光伏扶貧既然有這樣的帽子,承擔了這么大的責任,勢必會在十三五期間有一個非常大的規劃和影響。我們光伏人,光伏圈內人,必須先要從思想上做個轉變,想清楚光伏扶貧的定位是什么。
關于國家印發的光伏扶貧的通知,我提其中一個,這里面有一個關于光伏扶貧的初步模型。這個模型定了安徽,山西,河北,甘肅,寧夏,青海這六個省。后來,還有個別的省份對這個事情也很積極,也參與了積極的申報,有云南,貴州,四川等幾個省。我們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到,這六個省份每個地區針對光伏扶貧,有著不同的應用形式,逐漸有一些落地的,還不是特別明確,還有一些在陸續出臺。
應用形式在指導文件中規定的有地面電站,村級電站,分布式屋頂,還有光伏農業設施。這四種形式我認為幾乎全涵蓋了光伏扶貧可應用范圍。我們去參觀過安徽金寨,一家一戶,三千瓦,做得非常好。
山西我們也去調研過,做的是村級電站項目。我們河北省做的是屋頂電站以及扶貧電站配套的商業電站。河北是2015年的試點省,能源局和扶貧辦都很重視。河北省的六個試點地區是平山,曲陽,率路,臨城,馳騁,平泉。河北省區別于其他的地區的扶貧模式,是我們扶貧電站配比商業電站的比例是1:2.5,是你做一個25兆瓦的電站,其中里面要有10兆瓦的扶貧電站。
企業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當然英利也承擔了一些。這種模式有它的好處,就是能源局能夠通過指標的把控,保證入圍企業在做項目中的質量,同時還能夠通過指標配額的把控,確保扶貧電站這一部分的收入穩定且持續,最終能送到我們每個貧困戶手中。所以,河北的扶貧模式在國家能源局的層面上,還是比較認可的。
按照經濟學的角度,光伏扶貧不能叫一個產業,光伏是一個產業。但是我想把光伏扶貧作為一個產業來說,有這兩點原因,第一,我們都知道光伏項目的光伏補貼,是國家面對我們全國老百姓每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一個紅利。第二,我們知道光伏項目的周期,不說25年,起碼是20年,這么長的生命周期中,他帶動的是上游下游以及未來的一系列的產業,是一個聯動的東西,所以,我想把光伏扶貧作為一個產業,來跟各位進行探討。
從產業角度講,我想簡單說三個因素,第一,品牌與集成的競爭。第二,屬地與外地的競爭。第三,價值與價格的競爭。品牌與集成的競爭,就是品牌商和集成商,簡單講就是我們在一家電腦城買一個品牌電腦還是自己裝的電腦,在安徽的扶貧中,有一個5.96元的中標價格,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關注過,我剛看到這個消息后,是非常震驚的,先不說價格,就說實施主體的一個甄別,這就是品牌商與集成商的競爭。
關于屬地與外地的競爭,現在除了國家0.42元的補貼政策,各地政府針對自身的財力以及針對自身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出臺了很多地方保護的補貼政策。舉個例子陜西晉城,補貼三塊錢。三塊錢是多少呢?如果按照十塊的造價算,三塊錢就是30%,但是有一個限制,必須是晉城本地的芯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地方保護。
如何能夠打破這種地方性的壟斷? 讓所有的這些光伏扶貧,或者針對于光伏的補貼,能夠匯集到所有的實施單位和主體,確實是一個問題。
關于價值與價格的競爭。在這個性價比橫飛的年代,我覺得價值與價格有點格格不入,但,其實并不是如此,當然我個人雖然沒有經歷過痛苦的年代,但我趕上了一個相對于八零后和九零后艱苦的歲月,我是的確吃過那么一點小苦,也知道買東西想靠性價比。
我記得之前跟媒體交流的時候,說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我們的光伏項目如何能夠保持20年的周期,第二,誰能保證我這項目所有的產品在20年這么一個使用周期的完整性?第三,在這20年當中,誰能夠為我服務終身?20年,生命的1/4都過去了。那么判斷價值與價格,每個人評判的標準就會不一樣。真正光伏扶貧的產業路徑,是如何在價格與價值上作出區分?我想這是未來必須要積極去面對的。
國家能源局在大同搞了一個示范區,領跑者,一個多GW,領跑者當中對各種產品提了很高的要求,對轉換效率,周期,抗PID等等一系列要求。為什么?國家也是希望做這些項目,不是打水飄。光伏扶貧更是如此,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增長0.9%,國家也缺錢。
今天的扶貧項目是國家主導的,國家出項目資本金,又農發行配合貸款,肯定是希望這個項目做長做實,在價值與價格的競爭當中,如果采取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不負責任的商業運作,那么勢必會讓國家的意志受到影響。同時也勢必會讓我們的貧困戶受到損失。
那么我想,光伏扶貧產業的發展路徑需要解決品牌與集成的關系,屬地與外地的關系,價值與價格的關系,這三項關系。
說白了,光伏扶貧產業,就三塊兒,產品,施工,運維。產品和施工,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認為光伏扶貧產業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后期運維,未來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向高端化,智能化,互聯網化方向走。
20年這個周期,大家一定要給自己加深印象,這是20年的東西,不是說今天買一個手機,后天又倒閉了。不是這樣的。也不是你通過某種特殊的渠道,買到了這些所謂的低價正品,其實不然。
前段時間我們跑市場的時候,有業務人員反映說,感覺市場上有些我們的組件有點問題,我們把組件的序列號拿回來,給我們的生產部看了一下。英利從1998年涉足新能源這個行業,從生產第一塊組件到現在,每一塊組件都有標簽,結果那個編號一查,是在2007年發往歐洲的,竟然出現在了河北省石家莊的某個縣市。后來我們找國際部問這個組件發回來了嗎?國際部說沒有,現在還在發電。所以在判斷價值與價格當中還是要擦亮眼睛。
同樣,后期運維20年,一個小的家庭分布式,擦擦板子。大型的電站,肯定是要加上后期運維的軟件。一個20GW的電站,需要500畝地,幾個人是沒有辦法完成維護的。
光伏扶貧是國家意志,那么光伏扶貧肯定大部分是由國家來主導的。勢必會有國家相對應的資金來進行匹配,我們描述的這屬于國務院扶貧辦的線路,國家扶貧專項資金來做項目的資本金,或者其他的財政輔助資金,同時配以農發行低息貸款去各地做項目。
那參與到其中的企業呢?企業的決策是什么呢?我覺得應該是提供優質可靠的產品,高效的運營服務。目的是能夠保證我們扶貧電站每一個貧困戶,每年三千元的收益,同時這個收益可以用于電站的維護。政府這是希望在未來的電站運營過程當中,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
我們對這個商業模式測算了一下,如果我在一個偏僻的山村,當然介入條件是允許的,土地是零成本的,一個兩百千瓦的小型村級電站,可以保證20年每年三千元的收入,最起碼能夠保證這20年脫貧不返貧。無論維護光伏電站的人員如何變動,最重要的是光伏電站可以保證運行20-25年。
那我們的后期運維在這20年的周期中怎么轉?我個人認為,通過互聯網智能化的運維平臺和方式解決后期運維問題,是我們未來的一個發展空間,或者發展方向。我相信未來在全中國各地,針對與光伏項目的服務商會遠大于光伏項目的集成商。
這里,我還想強調一下光伏扶貧是國家意志,也是我們每個光伏人的使命,我覺得在這個事上,不允許有絲毫的馬虎,不能有絲毫的大意,絕對不能夠有想通過光伏扶貧賺國家的錢,我們英利是不會這樣做的。
未來行業發展,肯定是向細分化,專業化這個道路去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要通過行業的分工,行業分屬性,達到行業,企業,個人,集體,共贏的模式,倡導共贏,共創,共治,這將是未來光伏扶貧產業發展的一個路徑。
說到最后,光伏這個行業還是在圈子里邊,我們討論得比較熱,在圈外確實還是比較冷。如果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圈外的人加入到我們的圈子里面來,我想未來的市場會更加地好,發展趨勢也會更好。(劉丁濤 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