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6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省份公布了可再生能源消納情況及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落實情況,信息量可謂不小。當大家都在關心哪個省份墊底時,筆者卻被報告末尾的“特高壓輸送可再生能源情況”抓住了眼球。這是國家戰略性發展特高壓以來第一次公布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情況,結合筆者之前做過的特高壓線路信息梳理,有幾個數字還是挺值得解讀的。
74%的特高壓輸電量為可再生能源
水電獨自挑大梁,“風光”在哪里?
根據《報告》統計,2016年可再生能源輸電量占11條特高壓總輸電量的74%。但是如果我們看得更仔細些會發現,這么高的一個比例是被復奉,錦蘇,賓金,楚穗和普喬5條直流線路給拉起來的。由于它們都是專輸水電的線路,可再生能源電量在單線路輸送電量中的占比皆輕松達到99%-100%。如果剔除這幾條純水電線路以及輸送“火電+水電”的長南線,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通過計算可得出,非水可再生能源輸電量僅占剩余5條特高壓線路輸電量的14.5%。
2016年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情況
注:1-9項數據為國家電網公司報送,10-11項數據為南方電網公司報送。
可再生能源輸電占比為零
棄風棄光量節節攀高
根據國網專家介紹,在目前的技術限制下,特高壓輸送風電光伏電量的合理比例為30%。按照這個標準,天中和靈紹兩條自新疆起始的線路表現還算優良,分別輸送了23%和29%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量。相較之下,錫盟-山東,皖電東送以及浙福三條線路的“零可再生能源配比”已經不僅僅能用差等生來形容了。
國家能源局向內蒙古發改委發函批準錫盟-山東線路時曾特別強調,“應積極利用錫盟豐富的新能源資源,支持規劃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考慮能源結構調整和完成全國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的需求,充分發揮火電的調峰能力,與風電、光伏發電打捆外送。”
浙福線也是在國網“增強西南水電、西部和北部風電等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外送和消納能力”的期許下呱呱落地的。
現在國家對特高壓線路的可再生能源配比并沒有硬性約束,那么在各方利益角逐下,我們不禁要問特高壓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消納這個愿望會否落空?
“十三五”期間,仍有蒙西-天津南,甘肅酒泉-湖南,錫盟-江蘇泰州,上海廟-臨沂,準東-華東等多條線路會投入運營中,另外還有多條線路在規劃中,這些線路大多起自棄風棄光嚴重的地區:甘肅2016年棄風棄光合計將近130億千瓦時,棄風率高達43%;內蒙古2014-2016三年棄風量節節攀高,合計超過250億千瓦時。這些地區對利用特高壓線路輸送清潔電力的需求非常緊迫,因此這些特高壓線路的可再生能源配比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特高壓線路利用率低
電力行業產能過剩嚴重
一條輸電容量800萬千瓦的特高壓線路大概能達到年輸電量400億千瓦時。然而,設計容量為680-1050萬千瓦的浙福線路2016年輸電量僅為17.1億千瓦時。同樣的還有錫盟-山東線,該線路于2016年8月投運,輸電容量900萬千瓦,年輸電量400-450億千瓦時,若是充分運行,即使是5個月的輸電量也應達到170億千瓦時,但其2016實際輸電量僅僅32.8億千瓦時。一些特高壓線路的利用率之低正是反映了我國當前電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現實。
在2015年9月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習大大提出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特高壓是全球互聯網的重要骨架,可以說,中國的特高壓實踐也是全球互聯網的初期實踐。
那么在這個初期實踐中,提高可再生能源輸送配比就變得尤為重要。我國尚未有一個充分考慮進特高壓發展和基于優先可再生能源的整體電力規劃,當前電力又處于全面過剩的階段,如果過早過快地推進特高壓建設,必然會引起資源的搶占。若是火電以欠靈活為借口搶占特高壓資源,那么將導致更多煤電機組被鎖定,只會使“去產能”變得更加艱難,風電光伏也將會長期處于邊緣地段。因此,發展特高壓一方面應該放慢腳步,結合深度調峰、需求側響應等改造和創新手段,另一方面應有一個長遠的、系統的電源配套規劃。
附上特高壓線路信息梳理(搜集自網絡公開信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