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下稱“合作組織”)成立一年多以來,推動能源變革從高碳向低碳、從低效向高效、從局部平衡向大范圍配置正在成為全球共識。
5月4日-5日,合作組織在天津舉辦“走進特高壓,走進全球能源互聯網”采訪活動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新聞發布會。第一財經與中外媒體記者一起體驗了能源互聯的智能、便捷與高效,感受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動能。
特高壓電網是骨干支架
在天津南特高壓變電站,記者看到架構最高處距離地面達到71米,仿佛一根根直沖云天的“擎天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變電站于2016年11月正式投運,90%核心設備實現國產化。變電站是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終端站”,是錫盟至山東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中間站”。每年將減少天津地區燃煤9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約2690萬噸、81萬噸、40.5萬噸。
“作為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點輸電通道,不但可以有效防治京津冀地區嚴重霧霾,還充分發揮大容量、遠距離、多落點以及網絡功能優勢,有效緩解京津冀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該工作人員表示。
這樣的特高壓電網不僅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骨干網架,也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輸送、使用的基礎平臺。
據合作組織傳媒會展中心主任李寶森介紹,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實質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其中,特高壓電網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
“特高壓電網具有輸電距離遠、容量大、效率高、損耗低、占地省、安全性好的特點,能夠實現數千公里、千萬千瓦級電力輸送和跨國、跨洲電網互聯。”李寶森說。
第一財經在發布會上獲悉,特高壓技術是中國原創、世界領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特高壓電網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系統構成。國際上,巴西、印度等國都在積極發展特高壓,開工建設一批特高壓輸電工程。其中,巴西兩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均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中標建設,輸送距離分別為2084公里、2518公里,輸送容量均為400萬千瓦,計劃2018年、2019年建成投運。
據了解,目前,中國已建成“六交七直”、在建“兩交七直”共22個特高壓工程,成為西電東送、北電南供的能源大通道。
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夠實現清潔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世界和平發展。
資料顯示,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從現在起全球清潔能源只需保持12.4%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清潔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保障能源永續清潔供應,徹底擺脫化石能源困局。
此外,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還能利用時區差、季節差、電價差,獲得巨大聯網效益;推動三網融合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新機遇。
與此同時,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有利于縮小地區差異,減少國際爭端,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和世界發展繁榮。
能源互聯成為“一帶一路”新引擎
合作組織秘書長王益民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引擎和最好載體。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和需求分布不均衡,但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互補性強。通過能源電力互聯互通,有利于增進區域內各國之間的經貿聯系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平發展,有力地促進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王益民說。
合作組織合作局副局長林弘宇在發布會上介紹,在今年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合作組織將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簽署五份合作協議或合作備忘錄,旨在各自區域推廣能源互聯理念,規劃研究能源互聯互通和新能源路線圖,開展國際會議和技術研討,組織人員培訓等。
示范工程高效消納新能源
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走進了中新天津生態城。作為我國第一個城市區域大規模智能電網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態城集中體現了智能電網的技術和功能,并已成為國內外智能電網建設的樣板。
生態城位于天津濱海新區范圍內,毗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海濱休閑旅游區。這里交通便利,能源供應保障條件較好,是為濱海新區功能區配套服務的重要生活城區。
據介紹,該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戰略性合作項目,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示范項目。生態城以生態谷(生態廊道)、生態細胞(生態社區)構成城市基本構架;以城市直接飲用水為標志,在水質性缺水地區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體修復為重點的生態循環水系統;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為標志,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2013年4月,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建設全面啟動,推廣建設配電自動化、電力光纖到戶、電動汽車充電樁,接入中央大道光伏和北部高壓帶光伏,安裝電能質量監測終端5個項目。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