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能源科技起跑 發達國家搶灘“登陸”

2010-05-17 12:47:59 《瞭望新聞周刊》   作者: 王仁貴  

新能源技術牽扯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是無限的。就這層意義而言,把新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稱之為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一點也不為過

上海世博會像是一場科技創新大賽。《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現場看到:芬蘭館最新的紙塑復合材料“魚鱗外墻”;日本運用最先進的循環呼吸孔道技術帶來的“會呼吸的展館”;太陽能發電項目光伏建筑一體化……

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基礎上,通過地下氣化、催化氣化和氣電聯產實現煤基能源的高效開發,同時把傳統能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集中起來,通過微藻吸碳制油技術,把二氧化碳變為生物柴油、食用油和營養品,變廢為寶,進而通過泛能網實現能源生產、儲運、應用與再生全生命周期的優化配置。

這是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低碳行動”展區“取之有道”新能源應用的模擬展示。

在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滬上·生態家”項目里,記者眼中的多媒體技術及妙趣橫生的動畫、游戲,全面展示了風能、太陽能、氫能、微藻生物吸碳技術,展望了未來以系統能效、泛能網為核心的智能新能源的發展趨勢。項目以一幢生態家居為載體,旨在推廣與應用生態住宅技術,引領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中國清潔能源領域的先行者,新奧集團是這些方案和技術的提供者。這是中國進行能源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

各國都成了參賽者

對于中國在新能源上的投入力度,非常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曾說:“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上要趕快地追趕中國的步伐!”在新能源科技的跑道上,各國都成了踴躍的參賽者。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年來,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應對這一輪金融危機中,不少國家的應對政策都更加突出綠色理念和內涵,爭相實施“綠色新政”,以此來謀劃后危機時代的發展。

美國在此方面更是懷有雄心勃勃的計劃。美國要想重新走向繁榮,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

奧巴馬新政的關鍵點就是變革。奧巴馬的變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應對金融危機,率領美國重新走上經濟繁榮之路;二是應對能源和氣候問題,領導美國成為清潔能源大國,并以積極的姿態參加國際氣候談判,從歐洲人手中重新奪回話語權和領導權。

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在世界經濟大調整、大變革中,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在力爭抓住綠色經濟發展帶來的契機。

“新能源技術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是無限的。就這層意義而言,把新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稱之為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一點也不為過”。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指出,國際社會為各國減排目標爭吵不休,這主要是責任分擔和利益維護的問題。但是大家都要發展新能源,發展低碳能源和低碳經濟是解決氣候變化最有效的途徑,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就出現了各國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競爭態勢。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更是直言,拋開應對氣候變化不談,能源安全還是各國考慮能源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問題。能源技術已經成為經濟增長和發展方式轉變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你在技術方面不領先,即使產業擴大,就像中國現在的制造業一樣,還是要給人家付知識產權費。沒有知識產權,就沒有產業本身真正的附加值部分,就只能掙勞動力的錢”。

發達國家搶灘“登陸”新能源

《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又稱“經濟刺激法案”)史無前例地投入433.5億美元用于開發清潔高效能源,強調新能源產業在促進國家能源獨立的同時,蘊涵著巨大的就業機會和經濟結構調整潛力。奧巴馬甚至公開宣稱,“駕馭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

2009年9月,美國聯邦政府發表《美國創新戰略》,將新能源技術開發和應用列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10年內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美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中的競爭力。

鼓勵碳捕捉封存技術實施排放交易、啟動先進能源制造抵稅計劃、發展超導電網和智能電網、牢牢占據先進汽車產業前沿地位等,成為美國力推新能源產業引領經濟復蘇的重要舉措。

奧巴馬政府還支持綜合的“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計劃。按照規劃,碳排放交易所得中的一部分(每年約150億美元)將被用于支持清潔能源發展,投資提高能源效率,并幫助發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這些措施將有力提振美國經濟并幫助美國實現減排目標。

歐洲為全面落實《歐洲戰略能源技術計劃》和相關能源氣候法案,實現2020年減排、能效和可再生能源三個“20%”的宏偉目標,2009年歐盟在面對金融危機沖擊時,一方面對外力促國際氣候談判達成新協議,另一方面對內加緊戰略部署,加快向低碳、生態效益型經濟和綠色知識社會轉型。為此,制定了低碳技術發展與投資路線圖。在歐盟委員會于2009年10月公布的這份“低碳技術發展與投資路線圖”里,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585億至715億歐元鼓勵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等低碳產業發展,并啟動“智能城市”和“歐洲能源研究聯盟”兩大配套行動。

為打造低碳產業支柱,歐盟委員會確立了未來10年六大“歐洲產業行動”,具體包括:風能行動、太陽能行動、可持續生物能源行動、碳捕捉、運輸與儲存行動、智能電網行動、可持續核裂變能行動。預計總投資達485億歐元到595億歐元。

作為上述“歐洲產業行動”的系統配套工程,歐盟還啟動了“智能城市”和“歐洲能源研究聯盟”行動,計劃投資150億歐元打選歐洲“綠色示范城市”。推動新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同時整合各成員國科研資源,充分發揮“歐洲能源研究聯盟”在歐盟能源研發領域起牽頭作用。

在日本,低碳革命、健康長壽和發揮魅力并列為此前發布的“未來開拓戰略”的三大支柱,推動日本經濟和社會全面轉型。

具體到低碳革命方面,實施太陽能發電及節能“世界第一計劃”,加速普及太陽能發電,設立新的太陽能發電剩余電量購買制度,修訂建筑節能標準,使節能建筑比例到2019年達到50%,集中驗證“智能電網”“智能儀表”“智能建筑”的節能減排效果,加速開發非糧食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實現環保型汽車的世界最快普及,推動下一代汽車的國際標準研究,以及蓄電池和高性能發動機技術的研發;以低碳交通為核心建設下一代城市,包括磁懸浮技術應用、雙重動力列車開發、下一代飛機相關技術開發、智能道路交通系統應用等;實現資源大國計劃,構建稀有金屬材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系統,回收舊手機、廢舊塑料、廢舊鋼鐵資源,構建亞洲資源循環系統,推動下一代原子能發電技術的實用化。

在韓國,2009年以來大力推行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包括新型再生能源、清潔化石燃料和提高能效三個領域。依據戰略,今后5年內將投入28億美元研發經費,政府與民間投入分別為16億和12億美元;制定“銀行間合作融資制度”,籌建“綠色能源投資基金”,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重點培育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LED和智能電網、氫燃料電池、天然氣和煤炭液化、煤炭氣化、復合發電、二氧化碳采集儲藏和能源儲備等9大綠色能源產業。[page]

科技發展的新能源驅動

在眾多國家的新能源行動中,科技為新能源技術的研發提供強大支撐,同時新能源又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的新驅動。

面對2009年困難的經濟形勢,奧巴馬政府提出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經濟復蘇與增長的戰略目標,寄希望于通過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和教育、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等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或營造“綠色發展”模式,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

在奧巴馬科技政策的要素里,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成為其中的方向之一。2009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2009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其中聯邦研究開發撥款達1511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增加6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金融危機中的一大亮點。

依據“經濟刺激法案”,在2009和2010兩個財政年度內,美將追加183億美元用于科技研發投入,旨在刺激美國在能源、醫藥、氣候變化和新技術領域的科技創新,以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和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等3家科研機構的研發經費也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新能源成為奧巴馬政府啟動“科技外交”借力的平臺。美國與加拿大啟動了美加清潔能源對話機制,此后又發布了旨在“向低碳經濟轉型”的“美加清潔能源對話行動計劃”。與中國在能源與環境領域開展合作,雙方共同發表了一系列相關聲明,包括成立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中美電動汽車倡議,啟動新的中美能源效率行動計劃,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關系,中美能源合作計劃等。

此外,美國還通過向北美、中東、南亞及東北亞國家派遣“科學特使”,推動和加強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與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合作,爭奪美國在國際科技領域的話語權。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戰場上,美國繼續試圖拋開《京都議定書》,轉而通過積極促成建立“全球能源論壇”這一新平臺,重啟“后京都時代”的國際談判,以強化美國在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領域的領導地位,凸顯美國以能源和環境為主題,以科技為后盾,以國家利益為目標,開展多邊外交的政策走向。

與美國相似,2009年日本經濟遭受巨大沖擊,日本科技發展遇到嚴峻挑戰。此背景下,新上臺的民主黨政府不但連續第10年增加政府科技預算,還將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綠色創新”戰略置于帶領日本經濟走出困境的首要位置。日本官方和民間正協調配合,加速在創新型技術、環境能源技術、科技成果普及應用、科技外交等領域取得突破,開拓新科技革命的全面布局,實現鳩山首相提出的“通過科學技術領導世界”的目標。

以新能源政策和綠色環保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新政”的出臺,為韓國科技發展規劃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定位。為消除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韓國政府2009年推出“綠色增長戰略及五年計劃”,計劃在今后5年內,每年投入相當于GDP的2%的預算,共計970億美元,到2020年和2050年分別實現進入世界前七和前五的綠色強國目標。

為此,韓國制定了三大推進措施:一是通過有效減少氣體排放和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實現能源自立;二是通過綠色技術研發、綠色產業培育和升級產業機構等手段,創造新的綠色發展模式;三是通過構建綠色國土和交通,改變國民生活模式和質量,提升國家地位。

2009年2月公布的《低碳綠色發展基本法》成為低碳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將推動低碳綠色法規體系的建立。《綠色技術研究開發綜合對策》則強調,大量應用節能減排技術以提高現有產業綠色化程度,重點扶持節能型創新產品、親環境材料等能夠快速實現產業化領域的研發,開拓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還將在綠色技術的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建設,以及推進技術轉移、產業化、國際合作等領域加強扶持。

在歐盟扶持科技創新抵御經濟危機的主要手段中,推動綠色創新和綠色產業發展是主要內容。歐盟在經濟復蘇計劃中明確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與創新領域的重點行動,具體包括:啟動實施“綠色汽車行動”、“能效建筑行動”、“未來工廠行動”等三項公私合營行動計劃,刺激相關領域的研發與創新。制定并實施歐洲能源復蘇計劃。該計劃規定,2009—2010年共投資39.8億歐元,重點支持天然氣與電力能源網絡互聯項目、近海風力發電項目和碳捕捉與儲存技術示范項目等三類能源技術的發展。

2008年底,歐盟出臺了一項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歐洲經濟復蘇計劃,突出強調基于“里斯本戰略”確定的長期結構性改革目標,加大對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和人才培養等領域的投資,以謀取未來長遠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和主動權。

新興經濟體能源科技起跑

應對氣候變化對于各國都是全新的課題。發展新能源技術對于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相當多新能源技術領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幾乎同時起步,彼此間的差距比傳統產業和傳統技術小,這為新興國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沙祖康說。

在發達國家大力發展能源科技的同時,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也毫不示弱。目前在全球范圍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的金磚四國表現尤為出色。

長期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在金融風暴中遭受沉重打擊,俄政府為此出臺了一系列反危機措施,調整經濟結構,改變過分依賴能源資源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創新型經濟。

俄未來經濟發展的科技規劃里,可再生能源是國家政策重點,大力發展核能成為戰略方向之一。2009年年初,俄政府批準了“202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政策重點方向”。俄羅斯一直致力于把能源作為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力圖通過能源外交來加強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打造“能源帝國”。

2009年,在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雙重壓力下。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新政,通過行政手段積極鼓勵私營部門和跨國公司參與國計民生和新興科技產業的研發工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支撐經濟快速發展全面布局。其中,著重強調加大可再生能源領域投入和研究。可再生能源技術與產業成為印度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如何在金融危機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充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產業升級,找到走出危機和帶動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是巴西各界特別關注的話題。為此,巴西正努力實施《創新法》,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發展節能低碳新興產業。

其“科技與創新行動計劃”里,新能源和環保汽車成為主要科研領域。巴西是資源和能源大國,資源產品出口比重超過40%,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相當大。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巴西在能源產業上正加快調整結構,緊跟全球步伐,為進一步推行能源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戰略,推動節能減排、提高資源附加值、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積極探索。

在新能源汽車開發領域,巴西生物燃料汽車技術在全球獨占鰲頭。生物燃料比化石燃料污染小,且巴西生物燃料多產于本土,因此具有較強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巴西也并不排斥其他新技術。巴政府正在努力建立一個電動汽車計劃網絡,已啟動電動汽車研發項目,并將為此成立一個電動汽車電池研究專項小組。巴環境部官員表示,政府認為發展本國電動汽車是能源技術選擇的重要路徑。

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的投入更是為世界所關注。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總共投資了346億美元,成為全球投資最多的國家,超過以186億美元居世界第二的美國將近一倍。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指出,中國政府要實現哥本哈根會議前承諾2020年單位GDP的碳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同時要成為未來綠色革命的領導者,客觀上需要各級政府、企業以及公眾等利益團體全方位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盡管中國在目前的發展中面臨諸多減排難題,但是中國為此作出的巨大而又卓有成效的努力將使中國成為未來新能源科技的領導者。”歐達夢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新能源 風電 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