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美能源新政重回“油氣”時代 將改變全球市場格局

2017-06-09 13:43:17 文匯報   作者: 張松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全球輿論嘩然。不過在共和黨內,特朗普此舉爭議不大。調整能源政策,為化石能源產業松綁,爭取能源大州選民的支持,是特朗普的真實心思。

將改變全球石油市場格局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頭一天就公布了“美國優先能源計劃”,勾畫能源發展新藍圖。通過該計劃,特朗普政府鼓勵美國本土原油生產,降低國內能源價格,擺脫對進口能源依賴。按照這一計劃,美國可能在特朗普任內從石油進口國變為石油出口國,這將改變全球石油市場格局,削弱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

該計劃宣布廢棄奧巴馬的氣候行動計劃,為傳統能源工業松綁,同時不排斥發展清潔能源。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這一計劃主張控制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但反對美國在全球氣變合作中發揮領導作用,更反對全球碳排放目標約束美國能源產業發展。

頁巖油行業是特朗普與奧巴馬能源政策的重合點。在奧巴馬任內,美國頁巖油產量從2005年的9000萬桶增加到2015年的17億桶,而在特朗普任內,頁巖油產業將繼續得到支持。特朗普尤為重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決意為奧巴馬任內多個由于環保因素被叫停的輸油管道項目放行。特朗普還宣稱,取消政策限制,鼓勵能源發展,可在今后7年為美國工人增加超過300億美元的工資,能源收入將用于重建道路、學校、橋梁和公共基礎設施,能源價格降低將大大刺激美國農業發展。

與奧巴馬任內忽視煤炭工業不同,特朗普對該行業十分重視,主張通過技術改進,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并創造就業機會。特朗普痛批奧巴馬忽視傳統能源的政策使美國煤炭產量從2014年的10億噸下降到2016年的7.39億噸,從而導致數以萬計的煤炭工人失業。

特朗普上任后,通過新的能源政策對煤炭行業進行了扶持。據彭博社報道,在西弗吉尼亞等州,煤炭工業出現復蘇跡象。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煤炭出口同比增長近600萬噸,勢頭強勁。

但布魯金斯學會能源與外交專家格羅斯告訴本報記者,短期復蘇并不意味著美國煤炭行業的長期前景看好。事實上,特朗普對煤炭行業的青睞主要出于短期選舉考慮。隨著技術進步和產能提升,太陽能、風能甚至頁巖氣等更加清潔的能源價格將不斷下降,煤炭作為傳統能源的劣勢將不斷凸顯,逐漸退出市場是大勢所趨。

美國是天然氣大國,儲量居全球第五。不過就在幾年前,美國天然氣產量還無法自給,需要從國外進口。但近年來,隨著頁巖氣技術的進步,美國天然氣產量迅速擴張,2017年度,美國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預計到2020年,美國天然氣年出口量將達到700億立方米,到2030年更將達到1400億立方米,成為全球天然氣出口新興大國。

格羅斯稱,其實推動天然氣出口并非特朗普的新政,奧巴馬任內就已經出臺政策鼓勵其發展。她指出,美國天然氣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很強。一方面,目前北美市場供應充足,天然氣價格比俄羅斯等傳統能源大國更有優勢。另一方面,相較傳統天然氣貿易多與油價掛鉤、并傾向于長期合同不同,美國天然氣市場定價隨行就市,樂于接受短期合同,并且不與油價掛鉤。目前,日本等亞太國家正積極從美國進口天然氣。

欲推動美國實現能源自給

新能源在奧巴馬任內得到政府扶持,增長迅速。通過《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計劃》,奧巴馬完成了美國歷史上對清潔能源的單筆最大投資900億美元,用于發展包括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等有關項目,同時帶動相關企業1500億美元投入清潔能源產業。

此外,通過技術改造降低新能源成本。奧巴馬任期內,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了64%,風力發電成本下降了41%。而特朗普則很可能不會繼續對新能源行業實行優惠政策。比如多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對電動車用戶給予每輛7500美元的補貼,但這種補貼政策很快就會結束。同樣,美國風能行業在奧巴馬任內每年得到政府30億美元的補貼,此外稅收優惠更是風電行業的主要效益來源。而在特朗普任內,這些優惠政策將被削減。

但格羅斯稱,雖然目前新能源在美國發電總量中占比不高,但近年來,美國新能源行業已經得到快速發展,不僅產能擴大,價格也更具競爭力。她認為特朗普任內美國新能源會依靠自身實力得到發展,而不會被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擊敗。

另一方面,美國新任能源部長佩里已聲稱,他將鼓勵風能發展。事實上,佩里曾擔任過14年的得克薩斯州州長,在此期間,該州風能得到了長足發展。特朗普要求他將這一經驗推廣到全美。

特朗普還鼓勵核能發展,不過主要聚焦于核能服務國防事業。

美國專家指出,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美國外交的重大挫敗。但從國內看,特朗普的能源新政將推動能源自給,同時美國碳排放仍將持續下降。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