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3萬個綠色電力證書(下稱綠證)獲得核發,涉及約2.3億千瓦時的新能源發電量,其中光伏發電占比微乎其微。綠證買賣雙方仍處在觀望狀態。
6月12日,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宣布,對20個新能源發電項目核發了23.0135萬個綠證,上網電量共計2.3億千瓦時,裝機總量112.5萬千瓦。獲得第一批綠證的主體包括華能、華電、中節能中水顧問等企業下屬的新能源項目,主要分布在四川、寧夏、山東、江蘇、新疆、河北六個省份。
綠證價格
綠證是指國家對風電和光伏發電企業每兆瓦時(1兆瓦=1000千瓦)上網電量頒發的電子證書,該證書具有獨特標識代碼,是風電、光伏發電的屬性證明,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個人均可自愿認購綠證,作為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
今年2月3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宣布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體系,并試行向風電、光伏企業核發綠證。該文件的出臺標志著綠證制度的正式建立。
《通知》明確,綠證自今年7月1日起由電力用戶自愿認購,并規定綠證的最高限價為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額度,即綠證的價格只能等于或者低于國家補貼,而且風、光項目在出售綠證后,將不再享受相應國家補貼。
目前風電和光伏平均的補貼標準為0.2元/千瓦時和0.5元/千瓦時,按照1個綠證對應1兆瓦時結算電量標準,一張風電綠證價格約為200元,一張光伏綠證的價格為500元。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副處長徐國新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綠證制度剛剛建立,還處于摸索階段,前期申請綠證的企業也不愿意多降價,因此綠證的價格會較為接近國家補貼水平。而風電和光伏補貼水平的差距造成了光伏綠證的價格是風電綠證價格的2.5倍,因此光伏項目申請的數量很少,首輪申請綠證的光伏項目只有1個,綠證數量也少于2000個。
據徐國新介紹,6月13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組織召開了一場綠色電力購買意愿交流會,除了已申請綠證的新能源企業,還有7-8家有意向購買綠證的用電企業參加。
預購買綠證的企業最關注綠證的價格,如果價格低,購買量會多,如果價格貴,則購買量會較少。此外,買方關注的問題還包括,購買綠證后除了給企業帶來廣告效應,還會在哪些方面獲得收益。
徐國新表示,目前相關政府部門正在考慮,未來把使用綠色電力的用戶生產的產品列入政府采購中優先考慮的范疇,這就包括購買綠證企業生產的產品,以及自有廠房利用屋頂光伏發電生產的產品等。對這類使用綠色電力的企業的產品,與其他同等條件的產品相比,政府在采購時將給予優先考慮。
未來趨勢
截至2017年一季度, 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總量2.36億千瓦,此次綠證認購量不到總裝機的0.5%,顯示出新能源企業對綠證制度的態度仍為觀望和等待。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任彭澎告訴財新記者,早期申購綠證的新能源項目最大的利好是能夠改善現金流,通過銷售綠證來代替獲得國家補助,同時獲得更多綠證交易的經驗。
由于風電、光伏發電的成本仍高于煤電,當前風、光發電項目主要依靠從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中獲得補貼,作為投資回報的一部分。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新能源項目增長迅速,截至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約600億元,目前已經有六批風、光項目被正式納入到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但被納入目錄后,平均還需要等待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可以拿到錢。
從全社會角度看,認購綠證除了可以減輕國家補貼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能源棄風限電的問題。《通知》規定,將根據市場對綠證的認購情況,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例如,如果未來可以對煤電企業或售電公司進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那么新能源電力的需求將獲得一定比例的增長。
目前,風電、光伏裝機量占全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僅為9%和4%,但由于全社會電力需求增速放緩,電力供應整體過剩,煤電與新能源之間爭奪發電權的矛盾凸顯。
近幾年,全國棄風棄光現象日益突出。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分別為8%、15%和17.1%。今年一季度,由于經濟回暖,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幅度較大,棄風率有所下降,但仍達到16.4%,棄風率較大的省份包括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棄風率分別達到了44%、36%、36%和34%。今年一季度,光伏發電平均棄光率為9.7%, 但棄光最嚴重的新疆,棄光率高達39%。
徐國新表示,首批綠證發放后,新能源項目可以隨時申報,隨時受理,到今年底綠證核發的數量或將比目前翻3到4倍。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