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山西河曲縣沙坪鄉徐家墕村光伏電站鐵架下,48歲的貧困戶徐萬恒正在西瓜地里忙碌著。“架上發電,每天能掙66元;架下種西瓜,發電種地兩不誤。”不止徐萬恒,全縣已經享受到光伏產業帶來收益的貧困戶有779個。
河曲縣光照充足,地勢平闊,縣域經濟較強。該縣依托本地優勢,搶抓國家支持發展光伏產業的機遇,借力光伏扶貧的利好政策,先期在21個貧困村試點建設光伏1.0915兆瓦村級電站,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讓779個深度貧困戶先嘗了甜果。這在全縣農民特別是貧困戶當中起到了磁場效應,貧困戶們都躍躍欲試。適逢江蘇中利集團在全國推廣光伏農場的扶貧項目,河曲縣開門相迎,率先伸出橄欖枝,迅速達成了建設65.2兆瓦光伏農場項目合作意向。
好事還得快辦。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縣委書記邊東圣提出:在一線考驗干部,摘不掉貧困戶的窮帽子,就摘干部的官帽子;挪不了貧困戶的窮窩子,就給干部挪位子。邊東圣還利用節假日深山問窮。縣長任鴻賓為趕簽國家扶貧辦牽頭實施的“光伏產業組團包縣脫貧”項目,在簽約之前的幾天幾夜里,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商討合作協議,并連夜傳真給政府聘請的法律顧問把關,終于趕在簽約當天的凌晨兩點定稿。拿到協議文本之后,負責扶貧工作的副縣長徐愛民、縣脫貧攻堅副總指揮張建元凌晨兩點半往呼市趕。該縣到北京車程需7個多小時,按常規坐汽車根本趕不上當天上午9時30分的簽約,到呼市乘坐8:30赴京航班是最便捷的路線。他們星夜火速趕往呼市,凌晨6時到達機場,怕耽誤了乘機,只能在汽車上休息。
鄉村的干部跑得更歡。沙坪鄉開展了審批、建設、上網的冬季行動,在今年元旦這個時間節點之前,用50天時間拿下了308千瓦光伏工程,讓全鄉7個貧困村的158家深度貧困戶一年多收入5萬余元。
給深度貧困戶捧上“鐵飯碗”遠遠不夠,河曲縣的目標是讓全縣21519名貧困人口都捧上光伏“鐵飯碗”。今年3月30日,副縣長張秀文在光伏項目開工儀式上宣布,一個總投資4.56億元,建設總規模65.2兆瓦,將覆蓋全縣163個貧困村,關乎全縣21519名貧困人口脫貧的65.2兆瓦光伏工程正式啟動,縣委要求半年內拿下這個工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