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zprom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將于2019年12月開始向中國供氣,此舉為Gazprom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快速增長的新市場。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長達3000公里的管道在西伯利亞東部的森林、沼澤和永久凍土中迂回前進,一點一點地接近俄中邊界,以完成一項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該協議將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和消費國聯系在一起。
Gazprom上周二表示,“西伯利亞力量”(Powerof Siberia)天然氣管道——第一條把俄中連接起來的天然氣管道——將于2019年12月開始供氣,為俄政府控制的這家出口壟斷企業履行一份在30年內輸送逾1.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協議鋪平道路。
“Gazprom像我們的中國合作伙伴一樣,嚴格按照時間表推進該項目,我甚至可以說進度超前了,”Gazprom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AlexeiMiller)說,“今天,Gazprom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簽訂了一項協議,明確了用‘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開始供氣的日期。那就是2019年12月20日。”
米勒的確認具有重要意義。Gazprom僅僅是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實現供氣,就將花費逾550億美元。該項目是俄能源行業意義最重大的投資項目之一,旨在使俄中長期戰略供應關系能與其在歐洲的市場滲透相媲美。
“這對雙方而言都非常重要。對于Gazprom來說,它基本上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快速增長的市場。更重要的是,這使他們能將本來會無人問津的氣田變現,”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Mackenzie)高級研究分析師卡捷琳娜•菲利片科(KaterynaFilippenko)說,“對中方而言,這提供了穩定、相對便宜的長期供應。”
出口占到Gazprom去年天然氣銷售收入的四分之三。該公司提高了產量,以抵消價格下跌的影響。Gazprom供應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的約三分之一,并打算鋪設穿越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新管道,以幫助捍衛市場份額。
天然氣
中俄接近敲定天然氣供應協議
Gazprom和中石油在最近幾個月加快了談判,為簽署協議鋪平了道路。該協議將讓俄羅斯天然氣以大約13美元/mBtu的價格進入中國華東市場。
但“西伯利亞力量”管道讓Gazprom進入一個巨大的新市場。據預測,該管道供應量將占到中國天然氣市場的12%以上。米勒預測,中國天然氣市場規模將在幾年內達到3000億立方米。
“這份規定了確定供氣日期的協議……具有積極意義,它鼓勵Gazprom遵守項目進度計劃,在管道啟用之后能夠增加公司收入,”莫斯科BCSGlobalMarkets的研究分析師基里拉•塔琴尼科夫(KirillTachennikov)說。
俄羅斯要想開發其遠東地區的大量儲備,這條每年將向中國東北地區輸送多達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管道也是關鍵。遠東天然氣開發成本很高,并且距離歐洲太遠,供給歐洲無法盈利。
分析人士還認為,該管道對高層地緣政治有幫助。米勒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宣布該消息的。這被認為是兩個分別擁有巨大能源儲備和需求的鄰國之間商業聯系日益加深的一個重要例證。
俄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不久前把一個項目的部分股權出售給中國一家燃氣公司,并在上周表示正與中國華信能源(ChinaEnergyCompany)談判向后者出售其零售業務股權的事宜。
中國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擁有俄羅斯亞馬爾(Yamal)地區一個270億美元液化天然氣項目20%的股權。預計該項目瞄準了中國買家。Gazprom去年從中國銀行(BoC)獲得了一筆20億歐元的貸款。北京方面還同意向兩家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政府機構貸款110億美元。
“即便沒有巨大的初始(能源)供給,兩國仍有意愿保護這一關系,這一關系很可能超越能源領域,進入更廣闊的俄中合作領域,”菲利片科說。
在運營的最初幾年里,“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的輸送量預計將遠遠低于最大輸送能力,因為中國正在消耗國內天然氣儲量。這份為期30年的供應協議將于2025年前后生效。米勒表示,Gazprom正就一份更廣泛的供應協議與中方進行談判。
Gazprom打算興建第二條通往中國的管道,穿過蒙古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一小段俄中邊界,天然氣由地處西伯利亞西部的氣田供應。如此一來,這些氣田將通過管道連接歐洲市場和中國市場。
米勒補充說,目前這條管道仍有大約2150公里尚待建設。還有一個計劃,將管道延長1000公里,使之跟薩哈林氣田與俄東部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間的第二條線路相連通。
有關這條管道的談判在10年前就開始了,2014年習近平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Putin)簽署了協議。財務方面的細節并未對外披露,但據信包括成本與全球油價掛鉤,以及一個“照付不議”(takeorpay)條件。
分析人士最初暗示,由于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承壓,中國得以談判達成對自己有利的條款。
“談判花了很多年,中國人非常強硬,”Gazprom一名高管匿名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對于一個以5000年歷史的視角思考問題的國家而言,10年算什么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