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為低碳產業發展蓄力 邁開碳交易“全面建設”步伐

2017-07-13 10:15:15 中國報告網

為了加速碳減排,我國啟動了碳排放交易試點,截至目前,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已經全部啟動。本文以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為例,簡要分析國內碳交易機構現狀及特點。

1我國試點碳市場發展現狀

1.1我國碳市場產生的必要性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無疑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大責任。同時,中國也是《京都議定書》的堅定支持者,承諾擔負一定的國際減排義務,走和諧的生態文明之路。

一般而言,推進碳減排,有碳稅和碳排放交易兩種手段。前者的優勢在于設計簡單,易于執行。但目前我國的稅賦水平已經很高,如果再征收碳稅,會進一步加重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另外,我國現行的征稅制度不夠完善,征稅碳稅會有一定困難。相比之下,碳排放交易優勢明顯。首先,碳排放交易這一市場途徑能夠優化在資源配置的同時使減排邊際成本最小。此外,政府可以通過發放和購買碳排放權控制碳排放總量,用溫和的手段實現可持續發展。

因此,基于我國現狀,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11月組織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及湖北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截止2014年6月,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已全部啟動。

1.2試點碳市場的選擇

從試點市場選擇看,盡管試點省市數目有限,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但都較具代表性??梢钥闯?,北京的第三產業比重最高,為77.95%,而最低的湖北僅有41.45%;北京的GDP能耗強度最低,為0.33tce/萬元,而最高的天津和湖北均為0.60tce/萬元。

從市場準入情況看,各試點省市均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市場準入規則,但均覆蓋了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如電力(7個地區)、鋼鐵(5個地區)、化工(4個地區)等。此外,深圳、天津等還將服務業和大型公共建筑納入排控范圍。在準入原則約束下,超過2200家企業分布在7個試點地區。

2、國內碳交易機構現狀介紹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總體部署,推動運用市場機制以較低成本實現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發改辦氣候[2011]2601號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作為首批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

本文以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為例,簡要分析國內碳交易機構現狀及特點。

通過分析可以總結出現有碳交易機構的幾個特點:

(1)由省、市政府批準建立;

(2)產權交易平臺背景。北京環境交易所依托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依托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依托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作為平臺背景,有利于為環境能源領域的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權益交易提供專業化權益性資本市場服務平臺。

(3)交易規則體系較完善。北京環境交易所制定了《北京環境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規則配套細則(試行)》,細化了交易參與人資格與管理、交易信息披露與管理、交易行為監督與風險管理等內容,對漲跌幅及最大持倉量等進行了限制。

2、碳交易機構建設必要條件

2.1政策

地區建設碳排放交易機構應堅持以政策先行為導向,發改部門牽頭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完善的碳排放權交易規章管理制度,包括碳排放管理辦法、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和管理方案等。同時碳排放交易機構應配套建立碳排放交易規則體系,包含碳排放交易規則、碳排放交易會員管理辦法、碳排放交易結算細則、碳排放交易信息管理辦法、碳排放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碳排放交易違規違約處理辦法等交易業務細則。

2.2技術、人才條件

交易機構應具備開發CDM、CCER項目的能力,能夠合理選擇方法學或開發出與項目技術類型適用的方法學。交易機構的建設需要培養和引進專業從事能源環境權益交易的人才,其需要熟知國際、國內交易規則,把握國內外溫室氣體的價格走勢、交易機構制度,能夠運用項目減排方法學,同時具備一定的環境工程的相關知識。因此,政府部門應牽頭與高校合作,在低碳環境領域開展研究的高校開設相應專業課程,培育專業人才,并通過校企合作等模式鍛煉交易人才的實踐能力,為我國低碳產業的發展積蓄力量。

2.3機構合作

通過與政府、機構和銀行的合作,碳排放權交易機構需建立簡便有效的交易機構系統,建立起有規模的交易市場。

(1)政府/政策先導是碳排放權市場發展的最大推動力量,因此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如所屬地區人民政府、發改委、環保局等)制訂完善的碳排放管理辦法、碳排放配額分配和管理方案等。

(2)國內交易機構。在交易規則體系的建立上,可借鑒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省市交易機構的先進經驗。甚至可引進較成熟的環境能源交易機構作為戰略投資伙伴,共同培育地區性排放權的試點交易工作。

(3)銀行。銀行作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機構,碳排放權交易的過程需要銀行提供資金融通、賬戶資金管理和清算職能,方便碳權交易工作的順利開展。

(4)產權交易所。產權交易所作為專司產權技術交易機構參與建設碳權交易機構,有利于為環境資源、節能環保及能源等領域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權益交易提供專業化權益性資本市場服務平臺。

(5)排放企業。交易機構需與碳權交易直接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企業開展合作,鼓勵企業通過參與CDM項目、CCER項目和碳權交易帶來直接的可觀效益或抵消碳排放量,調動企業參與碳權交易的積極性,增加市場流動性。

(6)技術認證機構。碳權交易由于其涉及工作的專業性,需要交易機構與專業的排放權認證機構進行合作,開展第三方的碳排放核查及技術指導,第四方碳排放復查、抽查。目前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審定與核證機構包括: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華測國際認證有限公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鋁業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省星霖碳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十二家單位。

(7)科研機構。交易機構應與科研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著力開拓低碳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編制新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還應成立相應的培訓機構,為從事CDM項目或碳權交易的企業、個人提供培訓服務。同時,應鼓勵國內有能力的大學開設針對性專業課程,系統全面的培訓碳交易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

3小結

從政策法規、技術人才、機構合作三方面詳細分析了碳交易機構建設的必要條件。在此提出兩點相關建議:

(1)由點到面發展。我國計劃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于2016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因此應以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和教訓為借鑒,大范圍開展碳交易市場基礎建設。非試點城市應把握以政策先行、法律保障為基礎,確定配額總量和調節措施,制定配額分配機制;管理辦法、交易規則體系等可借鑒試點省市交易機構的先進經驗。

(2)區域平衡發展。首批七個試點城市中,僅重慶地處我國西部地區,其余省市均處于我國中東部地區。就我國現有CCER和CDM項目情況來看,國內碳交易市場上,中東部地區將主要成為買方,而西部地區將主要是賣方,容易形成買方單邊主導的定價機制,將難以有效發揮市場價格調控、資源配置的作用。從有利于碳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角度考量,市場布局需要優化,我國中部、東部和西部地區應協調平衡發展。

隨著政策法規、市場交易體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碳交易市場將由“試點先行”向“全面建設”方向邁進,區域發展將逐漸趨于平衡。對于非試點城市,應在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前期準備階段把握關鍵點開展排放權交易相關基礎建設,為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啟后區域內市場建設和發展占得先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產業,碳交易,碳排放,排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