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煤炭行業生產煤炭36.6億噸。在煤炭黃金十年的尾巴梢上,煤炭人對這個數據充滿自豪——沒有這份能源保障,哪有遍布全國的燈光與溫暖。
但隨之而來的寒冷,讓一直沉浸在“為祖國提供光與暖”自豪感之中的煤炭人意識到,埋頭生產、生產、再生產,已不再是一份簡單的社會責任,更不會成為一個行業的救命稻草。黃金十年的成績掩蓋了很多矛盾:企業大而不強、盲目擴張,“一煤獨大”造成產業雷同,錯失轉型機遇……當光環褪去,現實有些殘酷。
供給側改革拉開去產能大幕
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約37億噸,增加量從前10年年均2億多噸,首次降至5000萬噸左右;消費量約36.1億噸,增幅由前10年年均9%下降至2.6%左右。2013年前11個月,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7.03%,虧損面達36.7%,且仍在繼續擴大。
煤炭行業猶如一輛大型貨船,超載加劇,問題重重,吃水線不斷上升,若不盡快減重、調結構,隨時面臨沉船危險。
如何減、如何調?船不會變,開船的人要調,船上的貨要卸,該丟的要丟掉。
2014年開始,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主動對資源枯竭、虧損嚴重、煤質差且產品沒有市場的三類共8對礦井實施關閉,轉而重點發展陜北和彬黃地區的優勢礦井。
同年,重慶能源集團分兩輪制定了煤礦關閉退出計劃,計劃關閉36個煤礦,退出煤炭產能1165萬噸。從源頭上消滅虧損點,效果立竿見影。
與先行者不同,大多煤企面對動真格的結構性調整,依然觀望。
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正式拉開大幕。煤炭成為重點改革行業。
2016年2月,《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出臺,治過剩、促脫困,明確九大任務……信號燈直入天際,刺眼的亮點刺通了觀望者的穴脈,也刺醒了煤企多年來沉睡的身軀。讓企業回歸市場主體的本質、讓煤價回歸理性,并朝著健康的方向繼續發展。煤炭人意識到,這是救行業于水火之信號。
行動是迅速的。作為去產能的主戰場,2016年,各地煤炭企業退出煤炭產能2.5億噸,超額完成任務;2017年上半年再退出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違規新增產能、違法違規建設和超能力生產等老問題得到遏制,一大批長期虧損、安全基礎差的煤礦加快退出,煤炭市場秩序逐漸規范。這為優質產能發展進一步騰出了空間。
到2016年底,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的產量已占全國的92.7%。產煤超過億噸的8個省區的產量,已占全國總產量的82.9%。全國煤礦數量由2005年的2.48萬處減至9000處左右,平均單井規模提至50萬噸/年以上。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5%以上,其中千萬噸級煤礦高達59處。
明確布局讓優質產能更優
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雖利好于煤炭,但也打破了多年來形成的資源和運力配置平衡,給穩定煤炭供應帶來了新挑戰。
為保證供應,在全國煤炭開發總體布局上,我國明確了壓縮東部、限制中部和東北、優化西部的總思路。大型現代化礦井和資源有后發優勢的地區,成為釋放優質產能的第一選擇。
今年5月,內蒙古、山西、陜西三省(自治區)增加原煤產量3358萬噸,占全國增量的98.7%。與此同時,以國家二類進口口岸禁止進口煤炭船舶靠泊卸貨為標志,我國開始“收緊劣質煤進口的口子”,以期通過更多的優勝劣汰,達到煤炭供需的總體平衡。
圍繞《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自2016年以來,煤炭政策頻出:做好職工安置、發展煤電聯營、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實行“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做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保障煤炭中長期合同履行……各地煤企在堅定去產能的同時,調結構強筋骨,為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12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0億元。煤炭行業開始驅散陰霾,踏上脫困復興之路。
產能結構調整的最終目的,不僅要實現煤炭行業脫困,還要畫出一幅野心勃勃的藍圖——在政策的鼓勵和市場的倒逼下,煤炭企業數量減少、規模擴大、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安全綠色、清潔高效,成為煤炭的代名詞。有限的高效生產礦井游刃有余地滿足當今社會對于煤炭的需求,煤炭人體面地將自己的努力與付出轉變成遍布全國的溫暖與燈光。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