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我國低碳轉型的關鍵期,要在節能提效、減煤、發展非化石能源、穩油增氣、推進新型城鎮化等多個方面發力,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共贏。
8月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等能源大咖出席,就我國能源發展趨勢、天然氣轉型建言獻策,指明了新形勢下綠色能源發展的路徑。
能源轉型矛盾仍在
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能源轉型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而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從未來來看,實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目標仍需要解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目前主要還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點,一個是煤炭產能總體過剩的問題,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去產能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煤炭行業發展的走線。二是電力需求增速放緩,與新能源發電裝機較快增長的矛盾凸顯,棄風、棄電、棄水的問題需要有新的政策和運行機制的設計。三是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發展,仍然受到價格太貴的影響。與2020年實現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的目標,從數字、數據上來看差距很大,從任務來講還是非常艱巨的。
把天然氣發展成為我國主體能源,是我國能源革命戰略的目標之一,但在推進過程中仍需解決四個大問題。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副司長李英華指出,一是發展戰略和定位亟待進一步凝聚共識;二是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是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落后,亟待完善;三是市場機制有待健全;四是要增強擴大市場解決現有矛盾的信心。
“我國的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從我國的國情、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出發,來審視和推動我們國家的能源轉型。”李偉表示。
三分之二天然氣市場有待開拓
“我們國家13.7億人口,按照去年約2100億立方的天然氣消費總量測算,現在我們涵蓋的總人口是四億多一點,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的天然氣供應只能滿足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的需求,還有三分之二的市場需要我們去開拓。”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說。
根據《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2016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0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幅度達6.6%,增速超過2015年,天然氣的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增至6.4%。其中,受氣價走低、清潔取暖和新型城鎮化等利好推動,城鎮燃氣和天然氣發電消費增長明顯。數據顯示,2016年城鎮燃氣和天然氣發電的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由2015年的628億立方米、284億立方米增至2016年的729億立方米和366億立方米,在天然氣消費總量的占比分別由32.5%、14.7%升至35.4%、17.8%;工業燃料消費量712億立方米,在天然氣消費中占比達34.6%;化工用氣略有下降,為251億立方米,占比從14.6%降為12.2%。
他強調,為兌現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巨大潛力,要實施城鎮燃氣工程、天然氣發電工程及工業燃料升級工程;同時,還要加大常規天然氣、頁巖氣勘探開發和利用,增強國內供給;要加快天然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要加大儲氣調峰建設,大幅度提高儲氣調峰能力。
現代能源體系是必然趨勢
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表示,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需求側,消費升級驅動用能多元化,用戶不僅需要水、電、氣、暖、綜合供應,更期待使用經濟、便捷、清潔、安全的能源。
在供給側,新的參與者大量的涌入,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為行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然而單點的技術創新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傳統能源體系,低效、粗放、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無法滿足轉型的需求,只有從理念、結構、模式上進行系統的創新,創建現代能源體系,才能引領世界能源變革,實現中國發展的彎道超車。
關于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李偉提出了三點具體意見:
一是堅定不移的深化能源領域的改革,為能源轉型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撐,要通過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體系,建立健全現代能源監管體系,提高能源部門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二將煤炭去產能和高效清潔利用統籌考慮,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煤炭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并承載著數百萬工人的就業,如何持續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實現其最高附加價值,是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和解決好的戰略問題。
三是多措并舉,加快天然氣市場化,力爭十三五末占比達到10%的目標。必須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實現第三方的公平準入。降低天然氣中間環節成本。建立合理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抓住美國擴大LNG進出口的時機,充分利用國際低價天然氣的資源,通過多措并舉,爭取十三五末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能夠達到10%,成為主體能源之一,并力爭到2050年這一比重達到15%左右。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